这就是人性(3 / 6)

我的重要笔记 Seraphol 4660 字 3个月前

能需要花上三四个小时,解剖不但是一项技术活,还是一项体力活。

“赶紧把手套摘了,用水冲洗!”我恨铁不成钢地跟她说,“用力挤压手指,让伤口流血。”王猛疑惑地看着我:“那得多痛啊,不是需要止血吗?”

“刘哥说得对!”李筝迅速冲洗着伤口,“遇到这种锐器伤,第一时间先把伤口附近的血挤出来,可以降低病毒细菌入侵的可能性。”

虽然现在不像以前条件那么艰苦,我们的防护设备也越来越全,但毕竟要和尸体近距离接触,风险还是很大的。法医不可能每次都知道自己面对的尸体有什么传染性疾病,只能自求多福,希望躺着的尸体没有肝炎、肺结核、艾滋病……

我准备独自完成解剖,可李大小姐的倔脾气又上来了,她重新戴上了手套。

“听我的,把手套摘了!安排你个更重要的任务,你负责记录,记得详细些。”

李筝没有再坚持,默默摘下手套,重新洗干净手,拿着《尸体检验记录表》站在我的身旁。

我边解剖边描述:“死者胸骨有骨折,说明死者胸部曾受过外力。死者的肋软骨已经严重钙化,可见死者年龄比较大。”李筝认真做着记录,嘴里嘟囔:“这是一名老年人,那他应该就是沈文峰啊。”

我点了点头:“我也这么认为,但是还是要确认下性别。”在切开几根肋骨后,手术刀片崩断了,我换了咬骨钳,把剩余的肋骨全部剪断。

取下胸骨和前肋,整个胸腹腔暴露在我们面前。一股夹杂着烧烤和血腥的气味腾腾升起,李筝捂了捂口罩。我对这气味十分熟悉,不觉着很难接受,所以干脆没戴口罩。

法医不戴口罩自然会有风险,毕竟尸体气味刺激性很强,但不戴口罩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辨别尸体发出的各种气味。有时候,不同的气味意味着不同的死因。

打开胸腹腔后,我决定先从颈部开始检验,气管和肺是火场尸体的重点检验部位。

首先探查了舌骨,没有骨折迹象。然后切开气管,内壁呈红色,这是气管被高温灼伤的表现。有些灰黑色的物质黏附在气管内壁上,说明火场中的烟尘随呼吸运动进入了肺部。

我随后又剪开支气管,李筝像只好奇的小猫一样,探头探脑地问我:“看起来是烧死应该没问题,但支气管深处的烟尘却很少,是不是当时呼吸运动比较弱呢?”

“再看看肺和心脏吧。”我低下头,从甲状软骨处把气管横断,然后握住气管,缓缓用力向外拽。

“力道不能太猛,不然气管会被拽断,力道也不能太小,不然拽不出心肺。”这些都是多年的解剖经验积累,要自己试过才能掌握好火候。我抬头看了看李筝,她正认真地做着笔记,我感到很欣慰。

心脏没有损伤,双肺表面有许多出血点。

“窒息征象很明显。”李筝问道,“是不是因为火场里氧气稀少?”

我摇了摇头:“火场里的尸体一般窒息征象不太明显,反而一氧化碳中毒征象比较常见。”

切开双肺,有黄褐色液体流出,这个情况让我们大吃一惊。李筝攥紧了手里的记录表:“我咋看着像是溺死呢。不过在火场里被溺死,有点太不可思议了。刘哥,你说这会不会是一起别墅谋杀纵火案?”

我打断了李筝的话:“小说看多了吧?法医要用证据说话,别天马行空编剧本。”

李筝俏皮地歪了歪头。

用手术刀蘸取了一些黄褐色液体,凑到鼻子上闻了闻,竟闻到了一丝草药的气味,我割了一小块肺放进了物证袋。打开死者的胃,胃内容物是黄褐色液

体,同样有中草药的气味。

我特意打开死者的盆腔,没有发现**和附件。李筝煞有介事地说:“死者是男性,他就是沈文峰!“

解剖完毕,提取了心血、胃内容、肋软骨等生物检材。解剖室工作人员把次卧室里的2号死者抬到解剖台上。我换了副手套,开始进行检验。

通过解剖,确定2号死者是一名女性,并且戴着节育环,她应该就是保姆李美华。她的窒息征象很明显,打开气管后,里面竟然没有烟灰,但是有很多气泡。打开双肺,发现肺泡里全是清亮的液体。

李筝惊讶地说:“这很明显是溺水死亡啊,我们差点被骗了!”虽然此刻我的内心在翻腾,但作为一名老法医,可千万不能在菜鸟面前翻了车,于是我尽量装出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轻轻点了点头。

李美华明显是溺水死亡,而不是被烧死的。这个案件绝不是意外失火那么简单。解剖的重要性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两名死者最初看起来都像是烧死的,但随着解剖的进行,他们开始透露出越来越多的信息。

李美华溺水征象明显,说明在起火之前就已经溺水死亡。沈文峰既有溺水征象又有烧死的征象,说明他生前先后经历了溺水和火烧。我不由得想到二楼浴室里放满水的浴缸。

沈文峰和李美华肺里和胃里的溺液不同,需要做进一步检验。

但无论怎样,除非是躺在床上发生溺水,否则溺水的人是不可能自己回到卧室躺在床上的,肯定存在第三个人。

摘下手套,洗干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