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嘴硬,就更热了(1 / 3)

第72章再嘴硬,就更热了

天气晴好两三日,地面总算恢复干爽。

叶瑾钿刚到军器监,便碰上等候在门口的李虎。互相作揖,打过招呼,李虎便开门见山道:“相爷说,今日气清,请叶工到东山一同测测新弩。”

此事不宜声张,所以他带了几名暗卫,打算悄悄将东西运过去。叶瑾钿伸手要来文书,确定落款乃张珉印信。确认无误,她把人引到正堂去,寻监正再度确认印信,盖上军器监的章,才将人带到木房去,一共领走四张弩,四方载架。不过一一

“李伙长可知,相爷是否到场?"她问。

李虎:“自然。军中重器,事关重大,相爷怎会假手于人。”“那我可否先到相府,给我家夫君送些糕点,再与相爷一同前往东山?"叶瑾钿伸手点了点自己放在一旁的食盒,“不会太久的。”李虎迟疑瞥了暗卫一眼。

暗卫齐齐摇头。

别看他们,看也没用。

他们的任务是当驴做马,把东西弄过去而已。叶瑾钿人情说不通,便开始讲道理:“此刻方卯时正,军器监为右相管辖之下,配合右相无可厚非。可此事来得突然,我总得先将自己本来的事情安排清楚,才好配合右相不是?”

李虎哪敢真拦着,只好亦步亦趋跟上,企图给相爷打个配合。今日陛下没开朝会,左相说不准会过来他们相府。对方有个毛病一一不愿踏入右相府,每次到来,都只在后门树底下与他们相爷谈话。

就后门临河那一排纤纤柳树,哪能遮得住他们相爷那宽厚的肩。此刻。

相府后门。

张珉还在不紧不慢听杜君则说话。

“……由此可见,老司空的确与户部尚书有所勾结,从多次疏通河道、复土、郊祀等水土之事上运作。“杜君则眉峰隆起,眉尾似刀斜飞,“粗略一查,侵吞的钱便已不少。”

张珉翻阅他带来的账簿,意味不明一笑:“呵,我们陛下登基没有几年,根基还不稳。像老司空和老尚书这种旧臣,若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便轻易动不得。”

要是老狐狸知道自己露了多少马脚,肯定要忍痛断尾。他撩起眼皮子,看了满身冷峻的杜君则一眼。杜君则负起一手:“我只是想要推行礼制、礼节,让朝臣与百姓循法遵制,有序有礼,好还一片清平河山,又不是墨守成规的老古板。”什么事情当做,什么事情不当做。

他心中有数。

张珉听得眉头扬起:“你不墨守成规?你不是老古板?”是谁天天对他的仪礼挑剔无比。

杜君则轻描淡写瞥他:“我这只是儒生作风,慕君子之行止而向之遵之。其他武将我不管,可你是右相,该为百官之标榜。”“行,不谈这些。说正事。"张珉伸手揉额角。杜君则唇角微勾,复又平直:“听闻你在自家娘子面前,向来行止有度,风华万千,仪礼端正,何故不表里.……”话还没说完,转角处便传出来一声高亢的呼喊。“啊!嫂夫人!小心石头!”

一一是李虎。

负责戒备的暗卫:”

明卫的人就是虎了吧唧的,他们不会示警么。张珉:“!!”

娘子怎么没随李虎一起出城,反倒前来右相府了。他如今一身织锦文武紫袍,头上所戴又是镶金嵌宝石的玉冠,可脸上却没有覆黄金面具。

杜君则侧身看去:“好像是……

话刚开头,张珉便将手中账簿丢进他怀里,从胸口抽出黑色手衣套上,又火急火燎翻开两本账簿,把自己的脸左右挡住。脚步声从沙石"嚓嚓″之音,变成青石板"嗒嗒"之音。张珉移开账簿,露出一缝,对杜君则道:“快,骂我。”杜君则”

他缓缓收回目光,瞬也不瞬地盯他。

张珉抬脚,给他衣摆来了一个灰扑扑的脚印,催促道:“快。”杜君则低头一看,清正淡薄的容色险些就地瓦解。张、子、美。

他悄然吸一口气,低头拍走尘灰,嗓音沉了两度:“右相,为臣当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公事不以私言。行则当度,信守其物,方可不失足,不失色,不失人。

“明不敢言右相居其位,而无其言行;然则,朝臣以君、相为鉴,倘若右相不约言不约行,则君子耻之矣。复问,何以为百官之首也?”张珉…”

骂这么狠,他杜君则绝对狭私报复!

叶瑾钿也听得停下脚步。

左相执法倡礼之严峻,她早有耳闻,可也不知对方严峻到这份上。先是批评右相将公事拿到私下说,没有遵守法度,也显得人不够实在,举止失了体统,仪表不够庄重,言语不够谨慎。又说他虽然在其位谋其政,该说该做的都有执行,可却没有约束好自己的言行举动,怎能当这百官之首。

一言蔽之:狠人言语,悍不惧死。

可她看右相一一

对方举起两册遮掩,似是并不耐烦瞧见对方。别人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他倒是将帅遇秀才迎面便要挨。真凄凉。

李虎为人还算机灵,虽然慢了一步,可到底明白过来自家相爷的用意,赶紧把嫂夫人拉住,往府里拖。

“左相来了,我们赶紧进去。可别也被他抓了,耽搁正事儿。”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