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就要体现出组织的关怀和照顾了,不能拖他的后腿嘛——”
李学武淡淡地说道:“听说情况是不怎么好,已经是弥留之际了。”
“哎呦——”王淑琼也是淡淡地叹了口气,道:“我回去也得打个电话问问,要是真有情况,是不是咱们得有准备?”
“嗯,我就回不去了。”李学武看着前面讲道:“关怀和慰问已经请清芳同志代我送过去了,再能做的就不多了。”
“互相理解吧——”王淑琼点点头,这才又问道:“您提起这个我想起来了,叔兴副主任的岳父是不是也病了?”
“嗯,确实‘病’了——”
李学武的眉毛一挑,面色颇为怪异地点点头说道:“他也是个操劳的命啊。”
都是山里的狐狸,说什么聊斋啊。
王淑琼比他还早来钢城一年呢,单枪匹马的或许早就跟这些老登们斗过了。
今天到他车上又玩起挑拨离间这一招,看来钢城的组织生态真有问题。
这就不得不提到了董文学,李学武既感慨他在辽东和钢城冶金厂的作为,要是没有他的怀柔和辛苦,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也不能获得如此稳定发展的局面。
只是手段偏软,让钢城的干部有些骄纵,当着他的面都敢耍手段。
呵呵,或许真当他是个年轻人了。
再看前面那两句试探,结合后面这一句,李学武倒是意外地发现她还想觊觎杨宗芳的一亩三分地。
怎么?问韩战能不能接手,如果他说韩战不能接手,她是不是就要布局了。
当初杨宗芳请假,他顺势让杨宗芳交接,或许就刺激到了某些人的神经。
毕竟与杨宗芳的矛盾在这些人的耳中或许都听了不止一遍。要借着他的光算计杨宗芳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学武也没觉得王淑琼的手段和想法是多么的恶劣,只是吃相难看了点。
既然要休假回家,只谈从杨宗芳手里交接的保卫工作,那她本身负责的经管工作怎么避而不谈,或许也是一种试探吧。
试探他有没有要她也交接工作的意思,是否同杨宗芳和杨叔兴一样。
反过来也是,如果李学武没让她交接,那就证明对二杨是有意见的。至少是区别对待了嘛。
如果按照二杨的处理办法,那就证明这位秘书长真在按组织程序执行工作。到时候她要收回爪子,放下贪念不能再探。
一个事情拐好几道弯,连着八百个心眼子、一千多个门道,这就是机关干部啊。
她想试试李学武的能力和水平,又有些不甘心就这么靠拢过来,可谁让她是外来户,在钢城本就是独木难支。
同她前后脚来的副主任刘永年情况与她也是一般,甚至都有些不如她。
刘永年也是外来户,是红星钢铁集团兼并京城工业十六家企业时候进来的。
她呢?奉城一机厂的干部。
集团副主任景玉农指导,一机厂一把手萧子洪对企业进行了全结构的变革。
从技术层面到生产管理,甚至连组织架构和企业架构都完成了大换血和分拆。
奉城一机厂现在只保留了机床设备生产的能力,其他机械零部件的生产部分都调到了钢城,组建了新的工业企业——钢城机械零部件制造厂,是钢城工业区二级企业。
技术和生产都在应集团总体变革思路影响在变,人事变革当然也在进行中。
她就是在人事变革过程中进行的岗位调整,从奉城来到了钢城。
管咋地,她也算东北人,甚至是辽东人,对比刘永年还算得上是坐地户。
要说正治和地方关系基础,她当然要比刘永年强很多,这一点她占优势。
不过她是女同志,在工厂管理层属于天生的弱势,即便班子强调要有女同志。
可谁都知道,越强调什么就表示越缺少什么,组织现在还是男人的天下。
刘永年是怎么想的她不知道,但她知道现在已经更面为红星奉城机械厂的一把手萧子洪曾经是李学武的副手。
再参考其他渠道的消息,这辽东工业实际上已经在李学武的掌控之中了。
以李学武同董文学之间的关系,董文学在钢城的所有势力都会被他全盘接收。
你看吧,董文学的秘书张伟还在钢城没走呢,可也没挂什么岗位。
这是什么意思?
扶上马送一程呗,再明显不过了。
集团年后就能完成组织架构变革,形成大部室小处室的管理格局。
而在钢城,新组建的企业已经顺势完成了集团企业和工厂的标准化架构搭建。
你听吧,听大家对各自工厂一把手的称呼就能分辨的出来。叫厂长的基本上就是已经完成组织架构变革的分支机构。
叫主任、叫厂长的那种就是集团化以前就存在,或者集团化初期就已经完成管委会制度搭建和变革工作的企业。
如冶金厂、五金厂等等,这些企业都需要完成缩减管委会影响的行动。
当然了,也不是说这些工厂在集团的管理下完成组织架构变革以后就是厂长完全说了算,再没有管委会什么事了。
李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