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东华帝君的处置(2 / 4)

“若西方灵山贸然传经,若恐会引起诸多纷争。”

“届时,佛道两门弟子或因理念不同而起争执。”

“三界秩序必将大乱,不利于三界稳定。”

玉帝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思索片刻后说道:

“道祖所言亦有道理,只是佛法东传乃天道大势,不可逆之。”

“若因噎废食,恐违天意,惹来天道惩戒。”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说道:

“陛下,老道并非要逆天而行。”

“依老道所见,当下时机尚未成熟,佛法东传之事,不妨徐徐图之。”

“西方灵山不妨先在南赡部洲小范围内试行,选一处道门影响相对薄弱之地,让佛门弟子前去传经布道。”

“如此,既可观察佛法在南赡部洲的适应情况,又能避免与道门产生大规模冲突。”

“待时机成熟,再行推广。”

“如此,既可弘扬佛法,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他一向来秉持清静无为之道,顺遂天意而行。

昔日,封神大战之时,他便“置身事外”,坐观道门截教、阐教相互争斗,而道门人教却得以保全自身。

逆天而行者,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昔日多少洪荒大能,妄图逆天改命,却皆落得个身死道消、魂飞魄散的下场。

此皆为天道之威,不可轻犯。

当下,若天道大势如此,人力妄图阻挡,又有何益呢?

不过是徒劳无功罢了。

正所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顺势而为,方能契合天地之道,避免人为强求所带来的灾祸与弊端。

“道之兴旺,自有其时。”

太上老君轻抚长须,目光深邃,穿透岁月长河,洞察未来之事。

他掐指一算,算到南赡部洲几百年后,有一李姓王朝,尊他为祖,自称老子(李耳)的后裔。

他道教也将为其“皇室宗教”,即国教,受万民敬仰,香火鼎盛,道家影响力必将达到空前绝后之境。

那个时候,即便佛教传到了东方。

道教也足可压制佛教。

正是:“佛高一尺,道高一丈。”

倘若佛法东传确为天道大势,不可逆转,那便顺其自然。

那么,在何时推行佛法东传,便值得细细斟酌了。

……

玉帝的目光在殿内众仙身上扫过,似在征求众仙意见。

此时,太白金星出列,拱手说道:

“陛下,太上道祖此计甚妙。”

“既顺应了天道大势,又顾全了三界稳定,实乃两全其美之策。”

玉帝也是微微颔首,说道:

“太上道祖所言极是,朕自会权衡利弊,确保三界安稳。”

如来佛祖双手合十,脑后佛光闪耀,说道:

“太上老君慈悲啊,这佛道两门皆以普度众生,救苦救难为己任。”

“贫僧定会约束门下弟子,与道门和睦相处,共同为三界和平出力。”

天庭众神,对此自然有异议。

有的担忧道门地位受损,如大厦将倾;有的害怕自身利益受影响,似寒蝉凄切。

但玉帝这位三界之主,太上老君这位太上道祖,两位大佬都意见一致了。

他们还能说些什么?只能默默将心中不满压下,静观其变。

……

随后,灵霄宝殿内气氛陡然一紧。

一股无形的压力弥漫开来。

玉帝眉头紧蹙,神色威严,缓缓开口道:

“今日召诸位仙卿前来,尚有一事亟待商议。”

“这东华帝君竟敢反天,如今已被西方如来佛祖镇压,锁于天牢之中。”

“诸位以为,该如何处置这逆贼啊?”

其实,玉帝最希望看到的,自然是如来佛祖能直接将东华帝君打得形神俱灭。

如此,便可一劳永逸,永绝后患了。

奈何出家人慈悲为怀,不杀生,不可犯下杀戒。

故而,东华帝君虽遭西方如来佛祖镇压,却依旧留得一命。

只待天庭商议如何处置。

玉帝的话音刚落。

便见有太阴星君莲步轻移,出班奏事。

她身姿婀娜,面容清冷,声音也是很冷:

“陛下,东华帝君胆敢反天,此乃大逆不道之罪。”

“若不严惩,日后三界之中,恐有更多宵小之辈效仿,三界秩序必将大乱!”

“当押赴斩仙台,立即斩首,以儆效尤!”

紧接着。

又有那奎木狼星君,高声厉喝道:

“太阴星君所言极是!”

“这东华帝君平日里便自恃身份,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如今竟敢反天,若不杀他,难消我心头之恨!”

“陛下,此等逆贼,留之何用?若不除之,三界必将永无宁日!”

太白金星手持拂尘,缓步出列,向玉帝行了一礼,开口道:

“陛下,东华帝君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按律当诛啊!”

“若不严惩,天庭律法何在,陛下威严何存?”

托塔天王李靖手持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