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舅舅,求放过,求别坑!(2 / 3)

场,怕是连自己的马都拴不住!你能跟燕王比?他十六岁就敢单骑冲阵。”

眼看父子俩又要呛火,朱棣连忙上前一步:“表哥,你瞧你,又跟九江置气。其实呢,你是怕九江吃了苦头,心疼。”

李文忠长叹一声,看着儿子挺直的脊梁:“你在京中安分些,别给我惹出乱子,便是烧高香了。”马天靠在廊柱上,目光来回在朱棣和李景隆身上扫视。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渴望血染沙场的青年,日后会在郑村坝之战中丢下数十万大军独自逃亡?更没人能想到,当朱棣的骑兵叩响南京城门时,正是这位“大明战神”亲手拉开了金川门的门门。朱棣和李景隆,缘分还长着呢!

半个时辰后,朱棣与马天离去。

李文忠忽然重重叹了口气。

他伸手招向还梗着脖子的李景隆,声音里带着不容抗拒的威严:“过来。”

李景隆磨磨蹭蹭挪到父亲身前:“父亲,你不允我去北疆,我自己去找舅公。他不像你,总瞧不上我这点本事。”

李文忠陡然抬眼,眼底翻涌的寒意惊得李景隆连退三步。

“跪下!”李文忠怒吼一声,“你当舅公是能随意攀附的靠山?你可知这“皇亲国戚’四个字,在陛下眼中是什么?”

李景隆见父亲动了真怒,慌忙跪下。

李文忠坐下,平复了一会儿,看向自己的儿子:“开国功臣十几家与陛下结亲,为何唯独魏国公、信国公、西平侯、武定侯,还有我们李家被陛下视为亲戚?”

他顿了顿,掀开衣服,露出伤口:“因为我们的命,早在尸山血海里交给陛下了!”

寒风吹过,吹得李景隆打了个寒颤。

李文忠却浑然不觉:“你以为挂着“曹国公世子’的头衔就能肆意妄为?陛下当年杀义子的时候,可曾念过一丝亲情?咱们李家能走到今日,不是因为沾了陛下外甥的光,而是我清楚,我们首先是大明的臣子,其次才是陛下的亲戚。”

李景隆额角渗出冷。

想起去年父亲病重时,陛下亲自探视后,府中突然多出的那队锦衣卫。

“起来吧。”李文忠的声音泄了气,“你想建功立业,父亲何尝不知?但记住,在陛下眼中,所有臣子的忠诚,都要拿血来换。”

李景隆挺直脊背,终于郑重抱拳:“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马天和朱棣出了中军都督府后,走在街道上,一阵香风卷着丝竹声扑面而来。

前头那座飞檐翘角、挂着十八盏琉璃走马灯的楼阁,正是京城无人不晓的飞燕楼。

楼里莺莺燕燕的姑娘们隔着雕花栏杆探出头

“呀,爷,好些日子没见,可是想煞奴家了!”

“这位爷面生得很,可是要上来喝杯酒?”

马天挑着眉梢扫了眼朱棣,见他目不斜视地盯着石板路,脸却红了,顿时玩性大起。

他故意往飞燕楼门口蹭了半步,扯着嗓子朝楼上喊:“姑娘们,这位爷,你们可认得?”

话没说完,手腕就被朱棣一把攥住:“舅舅,胡说什么?这种地方,本王怎么可能去。”

“啧啧啧!”马天甩开他的手,“老四你这脸比飞燕楼的胭脂还红,装啥正人君子呢?上面的姑娘都认出你了。”

“她们瞎喊的。”朱棣连连摇头,“本王十六岁就跟着大将军杀胡骑,哪有闲心去那种地方。”“哦?”马天拖长了音调,“真没去过?那今天一起去啊,听说飞燕楼的花魁弹得一手好琵琶。”说着就要往楼里钻。

“哎!”朱棣眼疾手快地揪住他后领,“母后今早特意交代,让你我回坤宁宫用晚膳!再磨蹭,宫门该落锁了。”

马天被他拽得一个趣趄,却还不忘回头冲飞燕楼上的姑娘们喊:“姑娘们等着,下次大爷我准来捧场。朱棣简直欲哭无泪,他环顾四周,见路人都在偷瞧,直接架住马天的胳膊往皇宫方向拖。

马天被他架得踉踉跄跄,嘴里还不停念叨:“哎哎哎,轻点轻点!新棉袍要被你扯坏了,老四你是不是怕了?我就知道你去过……”

坤宁宫。

马天拖着被拽得皱巴巴的棉袍,跟在朱棣身后跨进了大殿。

殿内十分热闹,其他人都到了。

朱椟斜倚在木椅上,正跟朱桐掰扯着谁的猎鹰更厉害,两位王妃则围在炭盆边说笑着。

“哟,舅舅和老四可算来了!”朱椟眼尖,老远就瞧见门口的两人,“干啥去了?”

马天眼珠子一转,无奈的摊手:“别提了!方才在大街上,老四非说要去飞燕楼会会“醉春风’,我苦口婆心劝了一个时辰,才算把他拽回来!”

大殿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一阵哄笑。

朱核差点从椅子上栽下来:“老四!行啊你!平时装得跟个苦行僧似的,背地里居然敢逛飞燕楼?”朱桐更是笑得前仰后合:“哎呀呀,十六岁就单骑冲阵的燕王殿下,原来也好这口?早说嘛,哥哥我前几日刚得了新到的西域香料,送你啊。”

“我没有!”朱棣的脸一下红透了,“舅舅他……他胡说,我根本没去过飞燕楼。”

“没去过?”马天挑着眉梢,“那刚才是谁拽着舅舅的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