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朱英皇长孙身份暴露了!(3 / 5)

“听说了吗?昨儿个坤宁宫都快吵翻了!太子殿下非要把吉安侯、岩安侯问斩,说这俩祸害百姓的东西留不得。可陛下愣是拦着,说念在当年出生入死的情分上,得留他们一命。”

“说陛下为了这事,都给太子殿下求情了!拉着太子的手说“就当爹求你了’,那声音听着都带颤呢!”

吕本听着这些讨论,小步追上李善长。

“都被你料中了。”吕本拱手,语气里满是佩服,“昨儿个还在想,陛下和太子那出戏会不会太假,没想到今儿这消息一传开,满朝文武都信了。谁不说陛下念旧情,太子执法严?”

李善长淡淡道:“跟了陛下几十年,他那点心思,总能猜中七八分。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时,陛下在奉天殿上哭着说“弟兄们跟着咱受委屈了’,那模样,比今儿求太子还真。可转头就把胡惟庸满门抄斩的,也是他。”

吕本的后背莫名一凉:“那接下来呢?”

李善长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好戏还在后头啊。”

马天正好迎面走来,朝着他们拱手:“老相国,吕大人,聊啥呢?”

“国舅爷。”李善长淡淡一笑,“我那夫人得了风寒,吃了药也不管用,能不能请你去看看?”马天想起了那楚玉,摊手:“当然能啊。”

韩国公府。

马天是第一次来。

门楣上悬挂的“韩国公府”匾额是紫檀木所制,既无暴发户的张扬,又透着沉甸甸的勋贵气度。“国舅爷里边请。”李善长抬手引路。

马天背着急救箱,目光缓缓扫视。

甬道两侧是片方塘,塘中铺着半池田田的荷叶,几只白鹭正缩着脚立在青石汀步上。

塘边的垂柳下,几个青衣小婢正蹲在青石板上浣洗,木盆里飘着的竞不是寻常衣物,而是几张雪白的宣州宣纸,想来是府中书房用的。

“老相国府里的景致,比御花园还讲究几分。”马天含笑道,目光扫过塘边那几株罕见的绿萼梅。李善长捋着花白的胡须笑了笑:“不过是些草木顽石,让国舅爷见笑了。”

转过假山,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开阔的庭院里,正对着的是五间坐北朝南的正房。

“都说国舅爷这药箱中,全都是仙药。”李善长的的目光一直落在急救箱上,带着几分探究,几分审慎。

马天把箱子往肩上颠了颠,笑道:“仙药谈不上,不过是些能治病救人的东西。将来啊,寻常百姓都能用得上。”

李善长脚步微顿:“当真?”

马天却笑得笃定:“老李啊,这你就不懂了。这些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神仙赏的,而是人做出来的。所以,你要真心支持我做格物院,将来别说治病的药,就是能让地里多产粮食、能让织布更快的物件,都能批量造出来,到时候自然人人能用。”

李善长捻着胡须的手指停住了,一时没说话。

见李善长这副将信将疑的模样,马天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戏谑:“你说这世上真有神仙?依我看,神仙懂个屁!打雷是怎么回事,下雨是怎么回事,他们说得清吗?治病救人的道理,还得靠人自己琢磨。老李你饱读诗书,总不会真信那些鬼神之说吧?”

“子不语怪力乱神,老夫自然是信圣人之言的。”李善长说着,抬手往前指了指,“前面就是内眷住的院子了,贱内就在那间屋里歇着。”

马天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有座小巧的院落,院门口爬满了碧绿的藤蔓,开着一串串淡紫色的花,闻着有股清甜的香气。

刚要进院,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只见老管家正小跑着过来,脸上带着几分焦灼,到了李善长身边便躬下身,凑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李善长原本温和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他听完管家的话,转身朝马天拱手道:“国舅爷,府中忽有要事需老夫处置,实在抱歉。内子楚玉前番也劳烦过你几次,就请你自行进去看诊吧。”

马天瞧着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凝重,心知必是朝堂上的事又起了波澜,当下笑道:“无妨,老相国自去忙便是。”

李善长又拱了拱手,便跟着管家匆匆去了。

马天这才推门进了院子。

他抬眼望去,只见院中铺着细白的鹅卵石。

院子中搭着一顶白色的轻纱帐,帐子被微风一吹,便轻轻晃动起来。

帐下铺着一张宽大的软席,垫着厚厚的锦缎褥子,一个女子侧躺在那里,正是楚玉。

她穿着件水绿色的纱裙,领口开得极低,露出白皙细腻的脖颈。

乌黑的长发松松挽着,几缕秀发垂落在红唇边。

她侧身躺着,右手支着下颌,手肘抵在软席上,皓腕如藕。

从马天的角度看过去,恰好能瞧见她敞开的领口下,那精致的锁骨,再往下,便是被纱裙勾勒出的曼妙弧度,引人遐想。

听见脚步声,楚玉缓缓抬眼望过来。

那双眸子像是含着一汪春水,带着天生的媚意,瞧见马天时,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喜,随即漾起盈盈笑意:“国舅爷?”

马天走上前,目光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