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马天:天下洪武!老朱爽到了(2 / 3)

的局面。他要的不是两只温顺的羊,而是能独当一面的狼。”

马天只觉得后颈一阵发凉。

原来朱元璋对朱英的情感,竞藏着如此深的帝王心术。

杨士奇和夏原吉离开后,已经是黄昏。

朱英刚把最后一盘炒青菜端上桌,马天正往粗瓷碗里盛糙米饭。

微风吹过,混着灶间飘来的烟火气,很有几分寻常人家的暖意。

就在这时,院门被推开,朱元璋出现在门口,身后没带半个随从,真像个溜达串门的邻家老头。“哟,正吃着呢?”他大咧咧地迈进屋。

他目光在桌上的三菜一汤上转了圈,有炒时蔬、炖豆腐,还有碗油汪汪的红烧肉。

朱英去取出一副碗筷,递过去:“陛下咋这时候来了?”

他往旁边挪了挪,给朱元璋让出主位,自己则挨着马天坐下。

朱元璋一屁股坐下,拿起筷子就夹了块红烧肉:“闲来无事,想着你小子明日就要进东宫了,过来瞧瞧。咋,不欢迎?”

“哪能啊。”马天给朱元璋倒了杯米酒,“就是这饭菜简单,怕不合陛下胃口。”

“挺好,比宫里那些山珍海味爽口。”朱元璋又扒了口米饭,抬眼看向朱英,“让你去东宫读书的事,没跟你商量,不怪咱吧?”

朱英正嚼着青菜,眨了眨眼:“呃,不敢。”

他说得一本正经,没说怪,是说不敢。

朱元璋被他这模样逗得大笑:“就是去读几本书,跟允坟、允蛹一起,不用怕他们给你脸色看。”朱英放下筷子,摊开手:“我不怕他们。倒是怕陛下你到时候心疼,万一哪天在书房里论学问急了眼,动起手来,我可不会留手。”

朱元璋非但没恼,反而挥了挥手满不在乎道:

“动手怕啥?只要不打残胳膊断腿,随便你们折腾。男孩子家,没点火气还叫爷们?想当年咱跟陈友谅打仗,刀光剑影里才见真本事,读书人论学问红了眼,动手切磋几下算啥。”

“你倒是说得轻巧,真要是打起来,太子妃和吕尚书那儿,怕是又要掀起风浪。你不心疼,有人得心疼坏了。”马天在旁边直扶额,无奈道。

朱元璋却冷哼一声,眼神陡然锐利起来:

“咱看谁敢!朱家的孩子,将来都是要挑大梁的,窝窝囊囊像只绵羊似的,将来怎么守得住这大明江山?”

“就得让他们在一块儿磨,磨出性子,磨出锐气,磨成能咬人的狼才行。”

朱英看着朱元璋眼底一闪而过的期许,突然明白杨士奇午后那番话的深意。

这位帝王爷爷看似随性的安排里,藏着对后辈最严苛也最深沉的锤炼。

他拿起筷子,夹了块红烧肉放进朱元璋碗里:“陛下放心,我肯定好好磨。”

朱元璋这才露出笑意,又开始大口扒饭,嘴里还嘟囔着:“这豆腐炖得不错,比御膳房的入味。”暮色下,竞有了几分寻常祖孙吃饭的温馨。

几杯酒下肚,马天和朱元璋话都多了起来,开始吹牛。

朱元璋的脸颊泛着醺红。

“想当年咱在滁州,领着二十八人闯定远,那才叫痛快!”朱元璋灌了口酒,“元兵的刀片子都快架到脖子上了,咱愣是凭着一把菜刀劈开了缺口,那时候啊,身后的弟兄们喊得山响,个个都跟狼崽子似的!”朱英在一旁给朱元璋续上酒,笑着点头:“陛下这等气魄,古往今来怕是没几人能比。依我看,陛下就是千古一帝。”

“嘿,你这小子!”朱元璋摆着手嘿嘿笑,“千古一帝哪那么好当?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北击匈奴,咱这点能耐,还差着远呢。”

嘴上虽这么说,眼底却漾着藏不住的笑意。

马天一拍桌子:““你当然不是千古一帝了。”

朱元璋眉毛一挑,斜着眼看他,带着几分不服气地瞪眼。

“你是万古一帝!”马天往前凑了凑,

“秦始皇修长城防匈奴,可他没见过元人铁骑踏碎中原的惨状;汉武帝拓疆土,可他没尝过饿肚子啃树皮的滋味!姐夫你不一样,你从泥里爬出来,知道百姓要啥,知道这天下该咋治!”

“姐夫,之前我嘴上没咋夸过你,但心里头是真佩服。就说洪武九年那桩事,嘉定县的郭玄二,就因为被县吏欺负了,揣着本《大诰》就敢往京城跑,路过成化的时候,那巡检官狗眼看人低,不仅嘲讽他见不着皇帝,还敢要过路费。”

“那狗官!”朱元璋哼一声,“咱知道后,当时就火了!百姓怀揣着咱的《大诰》去告状,那是信咱!那巡检官敢拦?敢要钱?不枭首示众,难平百姓心头气!咱当时就下了旨,往后谁再敢这么干,一律同罪!”

“可不是嘛!”马天重重点头,

“士大夫们天天骂你残暴,说你动不动就杀人。可他们骂来骂去,不就是因为你掀了他们的好日子?姐夫你是狠,可这狠劲从来没对着百姓!那些当官的贪赃枉法,那些士大夫占着良田不纳税,欺负百姓的时候,他们咋不觉得自己残暴?”

“在他们眼里,百姓就该被欺负,他们享受是天经地义!姐夫你凭啥动他们?凭啥让他们纳税?凭啥不让他们欺负人?可姐夫你心里清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