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马天起疑心:这不是朱英吧?(1 / 6)

济安堂里。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

马天今日没去格物院,在教戴清婉。

“今日教你静脉注射。”马天端着托盘,托盘里摆着消毒好的注射器、针头和生理盐水,“之前教你的肌肉注射你已经练熟了,静脉注射对角度和力度要求更高,得慢慢来。”

戴清婉睫毛轻轻颤了颤。

她如今对济安堂里这些“古怪仪器”早已没了当初的生涩。

听诊器能准确贴在患者胸口辨明心肺声,连最复杂的消毒流程都能闭着眼走下来。

“我记得步骤。”她轻声应着,伸手去拿注射器,被马天轻轻按住了手背。

戴清婉浑身一僵,想要抽手,却又舍不得挪开,耳根都悄悄热了起来。

“别急着拿针。”马天温和耐心,“先找血管,你看这个模拟手臂模型,静脉血管是青紫色的,要找直且粗的,避开关节处。”

他握着她的手腕,轻轻将她的手引到模型旁,“感觉到了吗?就像摸人的手腕内侧,能摸到轻微的搏动。”

戴清婉心跳加速。

“看角度。”马天没注意到她的失神,身体微微俯身,凑近了些,“针头要与皮肤呈十五到三十度角,进针时要快,穿破皮肤后放缓速度,看见回血再推药液。”

他一边说,一边握着她的手,带着她慢慢将针头靠近模型的血管,“你试试,别怕,我在旁边扶着你戴清婉深吸一口气,盯着模型上的青紫色血管,按照马天说的角度慢慢进针。

“对,就是这样,”马天赞道。

戴清婉松了口气,嘴角不自觉地翘了翘。

马天看着她泛红的俏脸,心中微动。

就在这时,朱英推门进来,身后跟着的朱允通。

他身上换了件素色的棉袍,不再是东宫那套绣着繁复纹样的衣饰,倒显得眉眼更清亮了些。马天抬眼看见他们,立刻朝着朱允通招了招手:“允通来啦?以后啊,就把这儿当自己家,想吃什么想喝什么,跟我说,保准给你弄妥当。”

朱允通规规矩矩地朝着马天躬身一拜:“拜见舅公,劳烦舅公费心了。”

他的动作透着皇家教养的规整,礼仪半分没差。

“哎,这孩子,跟舅公还讲这些虚礼?”马天笑道,“以后在济安堂,不用这么多讲究,坐着歇着就行朱英站在一旁,看着朱允通眼底的紧张渐渐散了些,才朝着马天开口:“马叔,后院那间向阳的屋子我昨天已经打扫过了,我带他去把行装收拾一下,顺便跟他说说济安堂的规矩,省得他待会儿到处乱撞,碰着药材或者器具。”

“去吧去吧。”马天挥了挥手。

朱英应了声,带着朱允通往后院走。

朱允通跟着,眼神却忍不住好奇地扫过院子里晒着的草药。

待两人的身影消失在后院门口,戴清婉小心翼翼的问:“国舅,允通殿下以后是要长住在济安堂了吗?”

皇家的事历来敏感,她自小听爷爷叮嘱,不敢多问,可看着朱允通那副模样,还是忍不住多嘴了一句。马天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怎么?还不能让孩子在这儿住了?他在东宫受的那些委屈,再待下去身子都要憋坏了。”

戴清婉一听这话,连忙低下头:“我不是这个意思,皇家的事,本就不是我一个外臣之女该听、该问的,爷爷总说,少掺和皇家事,才能活的长。”

“你爷爷啊,真是个老狐狸!”马天一笑。

戴清婉立刻抬起头,瞋了他一眼:“我爷爷在皇宫里过日子,天天都如履薄冰。前几年太医院的李太医,多嘴了几句,就说他干涉后宫事,最后还不是被打发去了边关?我爷爷是怕祸从口出啊。”马天看着她这副模样,忍不住笑了。

他心里其实清楚,戴清婉的爷爷戴思恭能在朱元璋手下安稳做太医院院使这么多年,可不是只靠不多嘴朱元璋多疑,这些年杀过的太医没有十个也有八个,要么是诊错了脉,要么是说错了话,唯有戴思恭,不仅没出过差错,还总能得到朱元璋信任,这份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戴清婉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带着几分惋惜:“当年皇长孙得痘症的时候,爷爷是主动请命要去诊治的。他那时候还特意托人从草原商人那找了一种药草,说那药草虽烈,却能清痘毒,还研究了好几天的药方,就等着东宫传召。可最后,东宫却选了王太医去诊治。”

马天一听这话,眉头瞬间皱了起来:“你爷爷可是太医院院使,论资历论医术,哪个太医能比得过他?东宫放着他不用,偏偏选了王太医?”

戴清婉眼神里也带着几分茫然:“这我哪知道啊?”

半个时辰后。

马天和朱英一起出门,去文华殿见太子。

“走吧,再晚些太子该等急了。”马天抬手理了理衣襟。

朱英应了声,快步跟上,两人并肩走在街上。

不远处的街角,一个烧饼摊正冒着热气。

朱英脚步顿了顿,朝着烧饼摊走了过去,马天也只好停下脚步等着。

“张老伯,来两个刚出炉的。”朱英笑着开口,十分熟稔的样子。

张老伯抬头见是他,连忙应着:“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