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老朱:冠军侯马天为征虏大将军(1 / 3)

洪武二十一年,第一次早朝。

“陛下驾到!”

殿上的群臣都一惊,没想到皇帝会亲自来早朝。

自从太子监国,皇帝已经很久未来早朝了。

朱元璋在龙椅上坐定,目光扫过殿下躬身的百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参后,百官才敢缓缓直起身。

太监总管王景弘捧着圣旨,缓步走到殿中: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冠军侯马天,骁勇善战,平定辽东有功,特授征虏大将军,总领北征军务;永昌侯蓝玉,勇冠三军,授左副将军;燕王朱棣,熟稔边情,授右副将军;吉安侯陆仲亨、岩安侯唐胜宗,皆娴于兵事,分授左右参将。着统兵十五万,择吉日出征,北伐北元残寇,肃清漠北!”

圣旨念罢,殿内一片寂静。

马天身着银甲出列,双手高举过额,躬身接旨:“臣马天,领陛下圣命!”

蓝玉、朱棣紧随其后,陆仲亨与唐胜宗亦快步出列,齐声应和。

朱元璋抬手让诸将起身,目光缓缓扫过,最终落在在马天身上:“马天,你可知霍去病?”马天一愣,随即道:“臣知!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十七岁出征,六击匈奴,封狼居胥,乃千古名将!”“然。”朱元璋颔首,“霍去病立不世之功,你已凭平定辽东封爵,此番北征,咱不要你只做“冠军侯’,咱要你承霍去病之志,率大明铁骑踏破北元王庭,让那些残寇再不敢南下牧马!若能如此,你便是我大明的“霍去病’,青史留名,与国同休!”

这番话掷地有声,殿内诸将顿时热血翻涌。

马天往前踏出一步:“臣定率十五万将士,餐风饮雪,直捣北元腹地。不擒北元可汗,不破其王庭,誓不回转!”

蓝玉、朱棣等人也齐声喊道:“臣等愿随大将军出征,不破北元,誓不还朝!”

朱元璋满意的点头:“诸将免礼!朕已命户部备足粮草,工部赶造火器,待你们出征那日,咱必亲送。望你们早日凯旋,为大明荡清边患!”

韩国公府。

李善长端坐在主位上,他已年过古稀,鬓发全白,却依旧精神抖擞。

下方两侧,坐着宋国公冯胜、吉安侯陆仲亨、岩安侯唐胜宗等,皆是淮西勋贵。

几人面前的酒盏里都斟满了酒,却没几人动过。

“哼!”唐胜宗冷哼一声,“此次北伐,竟让马天那小子做了征虏大将军。凭什么?论资历,论战功,哪轮得到他?依我看,这主将之位,本就该是冯大哥你坐。”

冯胜坐在离李善长最近的位置,他比李善长年轻些,却也已两鬓染霜。

听了唐胜宗的话,他只是摊了摊手:“老唐,别这么说,我老了,打了一辈子仗,身上的旧伤一到阴雨天就疼得钻心,不中用咯。”

“冯大哥这话就不对了。”陆仲亨立刻摇头反驳,“当年立国时封的六国公,如今还在的,不就只剩老相国和你宋国公了?老相国是文臣之首,你便是咱们武将老大哥啊,这北伐关乎大明边患,本就该由你挂帅,怎么也轮不到他马天。”

“哪能比?谁让人马天是国舅呢。”冯胜一笑。

“国舅又如何?”陆仲亨哼一声,“说到底,陛下这是要把兵权都攥在自家人手里。这些年,陛下不是封这个儿子为王,就是派哪个儿子去守边,咱们这些当年跟着陛下出生入死的老兄弟,手里的兵权早就被一点点剥光了。”

唐胜宗跟着点头,脸上满是愤愤不平。

李善长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的几人,轻轻叹了口气:“仲亨说的,是实情。当年跟着陛下打天下的老兄弟,徐达、常遇春、邓愈、李文忠……一个个都走了,如今咱们淮西旧部,就只剩眼前这几个人了。可即便如此,陛下还是不放心啊,连北伐这么大的事,都要交给自家人,说到底,还是不信我们这些外人。”“老相国!”冯胜提醒,“慎言!”

唐胜宗,压低声音,却难掩气愤:“冯大哥,慎言有什么用?再这么忍下去,咱们迟早要被一步步压垮。马天年纪轻轻,就封了冠军侯,如今又掌了十五万大军的兵权,再过几年,咱们这些老东西,怕是连朝堂都进不来了。”

冯胜看着他急切的模样,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压不压垮,不是咱们能说了算的。你看我,这次北伐连个副将都没捞着,只能待在京城里喝茶。如今我就是想做点什么,也没那个机会啊。”

“不。”李善长低声道,“机会,是可以创造的。若是马天此次北伐失利,丢了兵卒,折了锐气,到时候陛下无人可用,还不得重新启用你这位老将?”

冯胜愣了愣,随即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老相国,这恐怕难。马天那小子虽说年轻,用兵却很有一套。去年平定辽东,他以三万骑兵破元军十万,连纳哈出都被他打得投降,可不是靠运气。”

李善长没有反驳,轻哼:“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胜败本就难料,他马天就算再能打,若是行军途中出了点意外,比如坠马、遇袭,或是染上急病,那这北伐的大旗,不就自然倒了?”

冯胜猛地睁大眼睛,手一抖。

他看着李善长那张平静无波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