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戒严(1 / 3)

出手相助吴浚等人后,元照与阿青重新聚到一处。

姐妹俩悄立在一方屋顶,借着浓稠夜色掩去身形,默然望着吴浚一行将那些姑娘与她们的家人护送出城。

让二人暗暗吃惊的是,吴浚他们并非孤军奋战一一城外早有接应之人等候,就连城门也是对方暗中设法打开的。

元照见此情景,眉头微蹙陷入沉思。

难怪先前吴浚潜入太守府时那般轻车熟路,想来是早有人替他暗中踩好了点。

营救这群姑娘的过程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有的姑娘的父母并不愿意背井离乡,拒绝离开。还有的姑娘的父母见到女儿带人来接他们,反而将女儿视作耻辱,因为在他们看来,被带走的女儿已经不贞不洁。

还有更甚者,竞要嚷嚷去报官,让官兵重新把女儿抓回去,害怕女儿回来会连累家里

对这些父母,吴浚他们只得一一打晕,免得醒着时横生枝节添麻烦。

到头来,大半姑娘终究是孤身离去,仅有寥寥数户父母愿随行同往,元照白日里见过的那户人家,便是其中之一。

“姐姐,你说帮着吴大哥救这些姑娘的,到底是些什么人?”阿青眨着好奇的眼睛,轻声问道。此时姐妹俩已立于城墙之上,远远望着下方轮廓模糊的车队渐渐驶离天宝城,最终缩成黑点消失在夜色里。

元照轻轻摇头:“不知。不过,与我们又有何干?”

阿青咧嘴一笑,露出几分释然:“也是。”

随即二人纵身一跃,如轻燕般掠下城楼,一前一后朝着客栈疾奔。

城楼上的守卫正歪着头呼呼大睡,对方才有人来过浑然不觉。

元照她们前脚刚回客栈,吴浚一行人后脚便也到了。

此时天际已泛起鱼肚白,随着朝阳缓缓升起,天宝城本已透出几分喧闹,但这份热闹很快便被一则惊雷般的消息击碎一一太守张书勋被人杀了。

整座天宝城瞬间如临大敌,城门被严严实实封锁,大街上满是四处巡逻的官兵。

这般一来,那些昨夜不愿随女儿离去的人家可就倒了霉:太守遇刺,他们的女儿又莫名失踪,官府不抓他们抓谁?

其实抓了他们也无用。

昨夜吴浚等人始终未曾现身,这些人家只见过自家女儿的面。

清晨,元照与阿青刚走出房间,便见吴浚也正从对面房门出来,双方打了个照面。

“元姑娘、阿青姑娘。”吴浚脸上带着几分倦色,却仍温和地打招呼。

“吴大哥。”元照亦含笑回应,目光平静无波。

三人结伴下楼,行至楼梯中段,吴浚脚步微顿,似不经意地问道:“元姑娘,昨夜你与阿青姑娘可有听到什么异动?”

元照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轻轻摇头:“未曾听闻。吴大哥听到什么了吗?”

吴浚朗声一笑,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我也未曾,不过随口问问罢了。”

到了楼下,元照与阿青点了早膳,不多时罗钦、青衿等人也陆续下楼,众人围坐一桌用餐。饭才吃到一半,客栈大门“眶当”一声被撞开,一伙官兵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领头的歪戴着头盔,扯着嗓子嚷嚷:“都给我站住!查案,都给我老老实实配合检查案!”

客栈掌柜见状,连忙颠颠地跑上前,脸上堆着谄媚的笑:“这位官爷,这大清早的,是出了什么事呀?瞧您这火急火燎的,还没用餐吧?不嫌弃的话,小的去备些热乎的吃食,您先垫垫肚子?”这年头的平头百姓,遇上当官的唯有低头哈腰的份儿,哪怕是个芝麻小吏也得罪不起,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祸事。

领头的官兵不耐烦地一把推开掌柜,唾沫星子横飞:“吃什么吃!太守大人让人给杀了!都给我老实配合检查,不然有你们好果子吃!”

掌柜与不少正在用餐的客人闻言,脸上都露出惊色。

太守被刺杀了?这可真是……大好事啊!

众人心里暗暗称快,面上却不敢显露半分。

官差们在客栈里翻箱倒柜般盘问,见了生面孔更是盘问得格外仔细。

很快,便有一名官差走到了元照她们桌前。

那官差上下打量着她们,见都是生面孔,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你们几个看着眼生,不是天宝城的人吧?打哪儿来的?路引呢?赶紧拿出来瞧瞧!”

元照闻言,侧头看向长庚:“长庚,将路引取来给官爷过目。”

“是,姑娘。”长庚应声快步跑回房间,片刻后便捧着一叠路引回来了。

大梁朝廷对百姓的管控素来严苛,若无路引便是寸步难行,一旦被查获,便会被视作流民。流民在大梁毫无人身保障,即便被抓去为奴也只能自认倒霉。

路引上详细记录着持有人的身份信息、籍贯、外貌特征等等,还盖着官府的鲜红大印,极难作假。当初从奇麟城返回天门镇后,元照深知没有路引的麻烦,故而特意去黑石城找了张知武,让他帮忙给异界山庄的所有人都办了户籍与路引。

是以,异界山庄的人都有双重身份,既能算作黑石城人,也能算作天门镇人一一只是天门镇的户籍在大梁并不管用,黑石城的却是合规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