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韦贤的质问(1 / 2)

韩增呆住了,不光是韩增,一旁的赵充国也呆住了,这书院怎么还和他们这些军汉有关系了?不单单是他们,霍光等人也是纳闷,看着一向插科打诨的韩增,他们实在想不到陛下为何要让其担任右祭酒一职?

“那个....”

韩增目光乱瞄,看着对自己怒目而视的魏相、韦贤等人讪讪道:“臣.能拒绝吗?”

“你说呢?”刘询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臣..遵旨!”

韩增怎么都没想到人在家中躺,祸从天上来,躺着都能中箭?

赵充国一改往日雷厉风行,此时却变得极为扭捏,忐忑道:“陛下,臣就一武夫,如何能教导学生?要是耽搁了学子,臣岂不是要被骂死?”

“营平侯多虑了!”

刘询笑道:“你为大汉为数不多的大将,战场上更是功勋卓著,不需要你教授其他,就教武学学子们如何打仗就是。”

“难道你要告诉朕你连怎么打仗都不会?”

“臣当然会!”听到天子竟然否认自己不会打仗?

这怎么能行?这要是真的拒绝了,那岂不是承认自己打仗不行?

其他的事情无所谓,但说起打仗他除了大将军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还没服过谁,不就是教学生吗?实在不行就把他们当新兵练就是了。

“好,朕就欣赏后将军这种唯我其谁的勇气,这才是我大汉将军该有的气概!”

“你放心,武学乃朕之所重,除你之外,南北军将领也会不定时前往书院教学,到时候你协调好就是了“可别在学生面前丢了我大汉将军的脸!”

赵充国闻言咧嘴一笑,这敢情好,自己难受让那些崽子也尝尝,一个个不是挺能的吗?整日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汉,也尝尝教学生滋味。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尚书台随后下旨给疏广,朕闻其侄也颇有才学,可征召为郎官,随侍朕之左右“臣等遵旨!”

议事完毕,众人走出大殿。

韦贤和魏相相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凝重。

当今陛下务实,而儒生多空谈之人,太学建立至今,能入朝为官者少之又少,除孝武皇帝的原因之外,也有朝臣打压的原因。

现在陛下虽然没有否定孝武皇帝独尊儒术之言,但「独尊’怕是要出现动摇了。

韦贤下朝之后没有回官署,而是来到一处小院,正是天子未登基时在长安的故居,而现在却住着自己那位师兄。

陛下能将此处让与其居住,可见其在陛下心中的位置。

砰砰~

韦贤深吸一口气,他今日是想探探这位师兄的口风,陛下到底是什么想法,不然他心下难安啊!很快房门打开,只见一侍女模样的下人出现在眼前。

“请通报一声,就说故人来访!”

侍女上下打量少许,不敢怠慢,道:“贵人稍待,这就去通报!”

“故人来访?”

听到侍女的话,复中翁笑了下,道:“去请他进来吧!”

“是先生!”

很快韦贤进入小院,当看到小小的院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当初天子在民间时的居所,竟然如此狭小。“怎么?有些失望?”

复中翁嗤笑道:“也是,堂堂九卿之一的太常,出入不是奴仆成群,就是广大府邸,当然看不起天子故居了。”

面对师兄的嗤笑,韦贤眼皮都没抬一下,坐在其对面,开门见山道:“陛下到底想做什么?”“怎么?这才入儒家几年,就真把自己当做真正的儒家之人了?”

复中翁满是不屑,他们这一脉虽然和儒家有些关系,但更多的是承袭杂家,只是自从独尊儒术之后,不得不以儒学自居罢了。

大汉遗留的百家,哪个又不是如此?

大势所趋之下,有几个能一直坚持下去的?

唯利益而已. . ..,

“别说这些没用的,我既入儒家,自当以兴盛儒家为己任,你告诉我陛下到底想干什么?”韦贤有些气急败坏,当初得知天子老师是自己师兄后自己还高兴了好久,毕竞有一个儒生教出来的弟子成为天子,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

但现在陛下却隐隐有制衡儒家的意思,这怎么能行?

复中翁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突然叹道:“看来多年的官场已然让你忘记了当年老师的教诲,也对,你享受着那些儒生的支持,怎么会不为他们着想?”

“放心吧,陛下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决绝,当年孝武皇帝为何选择儒家你心底没数?”

“陛下只是让他回归正轨而已,是你们想要的太多了。”

韦贤一呆,要的太多了?

“董仲舒的殷鉴不远,你还不知足?大一统思想是你们屹立朝堂的根本,陛下也认可你们的主张,但外儒内法是大汉国策,你们却想真正的独尊?”

“要是遇到一般皇帝也就罢了,当今天子... . . ..呵呵,你们还想独尊?”

复中翁的话让韦贤脸色一白,但随即不甘道:“这可是我们数十年努力的成果,难道就这么算了?你也别忘了,你现在也是儒家的一员!”

“是又如何?老夫半截身子都入土了,无儿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