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王的邀请(1 / 2)

贾芸其实骗了贾环,那香料并不是别人送到他的家的。

而是他自己借钱,到舅舅家买的。

他来送香料,也没有图贾环能给他还礼,或者像王熙凤那样能给他派个差事。

他甚至没指望贾环能收下这份礼。

但是现在贾环跟他说,他送的礼很好,贾环很喜欢。

而且那个名满神都的大晋商马栓就是贾环的朋友。

所有的晋碱和晋炭都是贾环在背后弄出来的。

现在贾环还问他,愿不愿意为他守着这个秘密,离开贾府,去山西帮贾环打点生意。

天上掉馅饼还算不得什么,这根本就是天上掉金条。

贾芸还没缓过来,他看着贾环,有些不敢想象,这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却见贾环从兜里拿出几张百两一票,放在桌子上:“你要是去,就拿去路上打点行李马车。”贾芸看着足有千两多的银票,这才恍然,贾环没骗他。

这事是真的。

可为什么非得是他呢?

贾芸将这个疑问按在心底。

他来送礼前早已做足了准备,不该问的话他绝不问。

于是干脆收了银票,跪在地上,给贾环磕了三个头:“三叔信的过侄儿,给了这泼天的富贵,侄儿愿意为三叔办差!”

贾环见他按下心中疑惑,答应的痛快,心中暗自觉得果然是办事利索的。

别的且不说,该藏的事能藏在心里,这就很好。

贾环赶紧给他拉起来:“我这有山西田庄的凭票,你拿着这个,作为由头。跟族里知会一声,就去吧。”

贾芸再次行礼。

贾环对他道:“没事,你放心,将来多通信,好好办事。”

贾芸收了凭票和银票,贾环又给栓柱写了一封信,贾芸收好这三样,贾环给他送走了。

之后几天,国子监便正式开课,其中贾环又到秦家和秦可卿幽会了几番。

开课之后贾环每日仍需去国子监上课。

此时的二级恩监生们,无一不是举人。

六堂博士,最多也也不过举人出身。

因此,无论早晚课,都没有博士前来讲经,而是众人自学。

唯有巡讲,众人才得以听课。

不仅如此,每月的月考也更加困难,比往昔困难数倍不止。

有不过者,淘汰出国子监。

明明已有了举人身份,却十年不许科举,放声大哭离开。

贾环算了算,国子监的恩监生今年年底升三级,次年殿试之后,估计怎么也毕业了。

时间随着贾环一天天抄书过去。

【宿主抄写《工赈书》百遍,其意自现!获得奖励:经世坊!】

贾环把经世坊在山西建下,跟着给栓柱和贾芸寄过信去。

如今栓柱主要负责晋炭和晋碱,贾芸则负责玻璃生意。

贾环特意叮嘱了一番贾芸,让他试试能不能把玻璃生意做到海商那里去,试试出口,实在不行,他们自己出钱组建个船队试试也不是不行。

这边写好了信,他合上了《工赈书》,将书还回了书架。

典籍见他再度拿出四书五经部的书来看,问道:“不看经济部的了?”

“恩,来年会试了。”

典籍点了点头。

他对着贾环道:“我觉得你不必担心,你们那些月考卷我都看了。就这么考下去,到了会试那天,没有不过的道理。”

“是,这月考难度不小,考不过的都给淘汰了,剩下的可不就是能过的吗?”

典籍跟着笑道:“不过你们这些恩监生,好处也多的是。还记得去年年底,神都各王府给国子监监生送礼的事?”

“记得。当天食堂还炖了羊肉汤来着。”

“恩,我今天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听见他们说,你们这批恩监生不是为了准备来年会试,过年大多不回家吗?

这些什么亲王、郡王啊,准备给储英堂恩监生们下帖邀请赴会呢。”

贾环皱了皱眉:“看这意思,是想抢监生留府过年了?”

典籍笑着点了点头:“可不是,这可都是青年才俊啊,还不早下手?要不是老夫无后,假如老夫有个孙女,怎么也得撮合撮合你俩。”

贾环笑着用手指点了点典籍。

二人再度聊了一会,随后贾环坐回书桌前。

翻了翻经义注解,又翻了翻兵书。

心里却想着典籍说的各王邀请之事。

从贾敬、到胡贞,再到毕冲、戴权等。

所有人跟贾环说的,无非四个字,忠贞不二。

皇帝亲自安排的巡讲,有内阁重臣,有一方大员,还有早被贬黜之人,甚至边线刚打完仗的将军都来给他们巡讲。

不看派系,只看能力,讲完之后,必定即刻离开,不许结交。

唯一的结交机会,只有历事而已。

现在各王府却公开邀人,要说没有皇帝的默许,贾环很难相信。

贾环再度回想起,当日皇帝亲临辟雍。

谜底就在谜面上。

他们都是天子门生,哪个王的王府也不该去。

但事实是否就是如贾环所想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