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见到林黛玉和贾环这边的异状,凑了过来。
她也看见了贾环腰间挂着的钺牌。
贾母问道:“这是?”
周围人听见贾母询问,声音逐渐安静,侧耳听着贾环回答。
贾环道:“在南军练兵有功,陛下赐的钺牌。以后南军那一百人归我指挥。”
贾母的眼睛睁大,手指颤颤巍巍的摸到了贾环腰间的钺牌,她翻过来一看。
“允文允武,如朕临戎”
老太太当即有些动容,跟着缓缓下到地上,对着皇宫方向磕头。
众人见她跪在地上,一个个也不敢站着,连忙或跪或蹲。
贾环站在原地,看周围倒伏一片,像是麦穗。
王熙凤见贾母老泪纵横,渐有不止之势,移到贾母身旁,用手帕去抹贾母眼泪,劝慰道:
“老祖宗,这么乍笑乍哭的可不好,伤了身体。”
贾母拉着王熙凤的手摇着头道:“老婆子我是都不知道怎么高兴好了。家里出了这样的好事,都是环哥儿卖命,圣上荣宠。咱们这些后院的,怎么就这么好命,能跟着一起高乐。”
王熙凤听见这话,只是陪笑,并不回话,扶着贾母起来。
贾母看着贾环,这次她没有揽过贾环,伸出苍老的手,轻拍他的臂膀:“可怜我的孙,多少不被人知的辛劳。”
贾环的脸上始终平静,不以众人的悲喜所动容,他微微摇头:“没什么事,老祖宗多虑了。”众人劝了好半晌,贾母的情绪才逐渐平静下来。
贾母对着王熙凤道:“凤辣子,摆宴装点等,你都先预备着吧。等到传胪大典咱们再庆祝。”就这时,有丫鬟急匆匆跑进了大厅内:“老祖宗!老祖宗!三爷中了探花!三爷中了探花!”贾母听见这话,转涕为笑:“你三爷都回来了!”
那丫鬟进来抬眼,见贾环站在贾母旁边,带着笑意看向她,略有失望。
贾母见丫鬟笑容僵硬,却道:“赏。”
丫鬟又喜笑颜开起来。
林黛玉思索了一番,好奇问道:“尚未传胪,你怎么知道环弟弟点中探花了?”
众人听到林黛玉这么问,也都反应过来了。
“对啊,你怎么知道的?”
只见那丫鬟脸上得意道:“外面都传开了!说本次进士及第,三人的文章各有千秋,难分难解,陛下很是为难,最后商议出个办法,把那最英俊的点为探花,然后让探花来献花点状元和榜眼。
神都里没有不知道这件事的人,咱家在外的仆人和丫鬟连办事都办不好了。一听是贾家的人,就连忙拉住问三爷长相。
我还是偷偷跑回来的,就这样,也有人在后街等着,看有进出府上的人,拉着问。”
众人再度哄笑起来。
贾母一开始以为只是谣传,众人瞎传的,笑道:“那我可得给咱家的探花藏好喽!可不能让外人抢去!”
贾环跟着笑了笑,林黛玉扶着贾环肩膀,笑得微微弯腰。
贾母看向贾环,那眼睛也是在问他是不是真的,贾环回道:“是真的。刚刚环在御花园点的状元和榜眼贾母愣住了。
贾环跟着道:“进士及第三人是环同窗的陈诩和于既白,陛下本欲点我为状元,读卷大臣张翰林和申阁老分别点了另外二人作状元。
于是今早给我喊去,因环容貌点了探花。”
贾母赶紧问道:“你最后如何点的状元?”
“环按照申阁老的意思,将于既白点为状元,又将陈诩点为榜眼。”
贾母经过贾环这么一说,眼神放远,情绪逐渐被思索压下。
她思考半天,几欲张嘴,却都没说出来。
贾环清楚,对于内阁文官等事务,贾母并不熟悉,这些对于她来讲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她就闭嘴不说。
贾母微微摇头,索性不去想,嘴角再度翘起,欣慰的看着贾环。
儿孙自有儿孙福。
王熙凤趁此对着贾母道:“老祖宗,环兄弟加的那例银,没点中状元的二两,我给环兄弟拿。”“好你个凤辣子,这好事还轮得到你。?刚都说了,陛下本欲点环哥儿为状元。我看这探花啊,比状元还好呢!我给环哥儿加上!”
正说着这事的时候,有仆人来报:“老祖宗,镇国公家派人送礼来了。”
跟着又有仆人:“老祖宗,理国公家派人送礼,求见三爷。”
“老祖宗,缮国公家送礼,求见三爷。”
贾母看了眼贾环,贾环道:“环还有事要去国子监一趟,待传胪放榜后,再和各位亲戚一起宴上高乐。”
贾母点了点头,摆手让贾环先回后院去。
贾环转身从大厅往后院而去,跟着林黛玉等姑娘一起退去,留下贾母王熙凤等在大厅接待各位来客。探春姐妹等跟在贾环后面,林黛玉跟在贾环身侧。
贾环对林黛玉道:“要不是姐姐给我织的袖套,环一”
贾环话还没说完,林黛玉便戳了戳他,贾环收声,顺着林黛玉眼神看过去。
却见薛宝钗跟在后面,眼神呆滞,心不在焉。
林黛玉微微的笑着,故意拉着贾环的手走的慢了些。
二人只听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