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贾府的天塌了(1 / 2)

阿金拉着贾环一路回到了贾府。

门口的小厮见阿金回来的早,问道:“三爷今日怎么回的这么早?”

阿金眉头微微皱着,和寻常平易近人的态度很是不一样。

这小厮看到阿金的神情,嘴里想说的话也憋了回去。

车门打开,小厮们过来扶贾环下车。

而贾环的脸上神色平静。

小厮也都笑着问道:“三爷今日回来的怎么这么早?”

贾环道:“我有要紧事跟老祖宗说,老祖宗现在在院里?”

“应该是在院里,没听说要去别的地方。”

贾环点了点头,一路向着贾母院里而去。

阿金则是停好了马车,卸了马绳,把马牵回马厩中。

这边贾母的堂中,贾母正搂着林黛玉:“你放心……”

便有丫鬟跑来报道:“老祖宗,三爷回来了。”

贾母看着丫鬟,脸上笑容有些僵硬:“他回来做什么?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丫鬟答道:“不知道。”

“快让他进来。”

那丫鬟刚出去,贾环已经进院里了,丫鬟对着贾环道:“三爷,老祖宗正等您呢。”

贾环点点头,进了贾母堂前:“老祖宗。”

贾母看着贾环,笑道:“你又请假啦?怎么今天回来的这么早?”

贾环直接道:“承蒙翰林院各讲学学士欣赏,今年翰林院历事,环可出使金国。严庆严学士已上表礼部,不日环就将出使。

因此给环放了几天假,来陪陪老祖宗。”

贾母用手点着贾环,对着身边林黛玉道:“环哥儿又逗我。”

贾环拱手行礼道:“回老祖宗的话,千真万确。”

贾母点在空中的手停了下来。

她的嘴巴微微的张开,眼睛睁大,费解的看着贾环。

几次想说话都说不出来,脸色眼看着变红。

她颤抖着收回手,大的呼吸了几口气,气体穿过嗓子发出“呵哧”的声音。

跟着,眼睛一闭,往后一倒,昏死过去。

林黛玉在一旁最先发现不对劲:“老祖宗!”

贾环也发觉了不对:“老祖宗!”

众丫鬟一时间纷纷涌上来,叽叽喳喳,手足无措。

贾环道:“去叫二奶奶和太医来!”

贾环拿出一粒大还丹,来到贾母面前,给她用下。

服下大还丹,贾母脸色这才眼见着好了不少。

此时,王熙凤和太医也到了。

王熙凤正欲大哭,却看见贾母悠悠转醒。

连忙呵退其余丫鬟,独留鸳鸯琥珀二人身边伺候,让太医来诊断施针。

太医摸了摸贾母的脉,只有些痰迷心窍的余火。

其余的,则没有什么。

太医起身道:“不用施针,老太君这是痰迷心窍,此时既然已经醒了,我开个化痰活络的方子。”然后又对着王熙凤道:“老太君年纪大了,受不得急,这是突然上了急火,一时间堵在了心里。”太医留了个方子,王熙凤又连忙去叫人煎药。

这边贾母已经大好,斜靠在椅子上,看着贾环,质问道:“去哪不好,非要出使金国。”

听闻此语,王熙凤心中大骇。

贾环不过出去一个多月,这贾府都要散了,现在还要出使金国,这还了得?

只是这如今家里的事情,贾环要去做的,谁又能拦下?

上次去扬州,都能“先斩后奏”,贾环想去金国,谁有没有办法。

贾母摇了摇头,摆摆手挥走在她背后给她按太阳穴的鸳鸯:“我去找严阁老。”

“是环请缨要去的。”

“我不管是你请的,还是他们逼的,我不许你去。”

“贾家这样的大家,不去外面为国效力,留在京城,岂不被人说没有出息?”

贾母横下心道:“别人说就说,我也就拉下这张老脸了!”

“老祖宗放心吧,环绝对能平安回来。

金国走一趟,回来后便历事结束,到时候地方大员或六部堂中,早早的进去,也免得翰林院坐班五六年啊。

一起出使的,还有我那南军的百人弟兄,他们个个都是精锐,环不会有事的。”

“你还能带南军过去?”

“是啊,严学士帮环上表请的,到时候把杂役和卫兵都换成环的人,老祖宗放心吧。”

贾母歪着头看向贾环,说不出话来。

“大了,都大了。一个个翅膀都硬了。

你爷爷常被国公爷骂不听话,如今看来,你们这都是一脉传下来的。”

林黛玉默默的看向贾环,一言不发。

众人夹在贾环和贾母中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这事,他们确实说不出上话,一句说不好,两头得罪。

贾母搓了搓脸,半响,才对着贾环道:“我管不了你了,这家里也没人能管你了,你想做什么,没人能拦着。”

说罢,贾母起身,众人皆去搀扶,扶着她回卧房里休息。

众人随贾母而去,独留贾环在堂内。

林黛玉看着贾环,微微的叹了了一口气,来到贾环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