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来到洗墨轩,又和陈诩等人聊了一阵。
陈诩、于既白和上次一样,在贾环的书房内吃了一顿,之后便匆匆离开。
如此,礼部侍郎赵朴帮贾环给林如海说媒,忠顺王给秦业说媒,于既白、陈诩给薛姨妈说媒。贾环将各礼都一一的备好。
四人都一模一样。
赵朴那边遣快马下扬州。
估计快回来的时候,这边陈诩和于既白才再来贾府。
二人没有做过媒人,看着身后一共十大车雁礼,相视一笑。
“告诉国公爷就说我俩来拜访薛家太太。”
小厮听了这话,赶紧跑去告诉了贾环。
贾环对小厮吩咐道:“这样的话我是不能去接待他们二人的。
你直接去告诉薛姨妈,就说于公子、陈公子来找即可。”
小厮会心一笑,应下,跑去梨香院。
梨香园里,薛宝钗正和薛宝琴躺在一处,互相比着贾环给她二人的玉佩玩。
就这时,小厮来到院外,告知了院内丫鬟。
丫鬟回屋,报给薛姨妈。
二人只听得:“太太,跟三爷同科的陈榜眼、于状元说是想见见您。”
薛宝钗和薛宝琴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红扑扑的脸。
互相抱住,玩闹起来。
薛姨妈来到里屋,让二人稳重些。
跟着向着后门而去。
薛姨妈忙从后门出去,只一眼就认出了陈诩和于既白。
这二人实在太有气质,一黑一白,单是站在那,就让人移不开目光。
于既白对于这些事向来胆子大:“敢问是薛家太太?”
“正是老身,正是。”
于既白道:“在下是贵府定国公的同科状元,于既白,现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兼督粮道。”薛姨妈连连点头,激动的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于既白伸出手,对着陈诩比划了一下:“陈诩。”
陈诩赶紧拦着于既白,要不然于既白大有跳过他继续说下去的意图,抢着道:“薛太太,在下定国公的同科榜眼。”
薛姨妈看着俩人,平日里的八面玲珑都有些使不出来,只得不断的道:“好,好……”
于既白和陈诩对视一眼,发现薛姨妈好像比他俩还激动似的。
薛姨妈不多时也调整过来了,引着二人道:“二位学士,请进。”
“薛太太,请。”
薛姨妈带着于既白和陈诩进了府内,绕过后院,出了府,走的是两府中间的夹道。
跟着从夹道的侧门再进荣国府,这侧门位置就是单为梨香院设的。
薛姨妈领着于既白和陈诩到了院内的前厅坐下,给二人上了好茶。
于既白和陈诩不断的说着贾环的好。
薛姨妈则是见缝插针的给二人说明薛家其他姑娘的好。
于既白说了一阵,二人各自奉上了纳采辞。
陈诩不善言辞,由于既白将提前备好的辞令对着薛姨妈说出。
薛姨妈没太听懂,不过大意她都明白。
她点头道:“好,那这礼物我就收下了。”
跟着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写着薛宝钗和薛宝琴生辰八字的红纸。
于既白发现薛姨妈确实比他俩还激动。
按理说八字应该是等着他俩下一次来再交出来的。
但是听说林御史的女儿也和贾环感情极好。
再加上林氏姑娘家在扬州,路途遥远,这样林氏姑娘的八字确实是一次说媒就请来了。
于既白当机立断,收了两封封好的信。
将雁礼留下,于既白和陈诩告辞。
转头绕了一圈,从大门进入,来到洗墨轩。
贾环问道:“如何?”
于既白道:“你家这薛太太,比我俩还激动。”
说罢,他拿出两封八字。
三人稍微聊了一会,陈诩、于既白便离去了。
之后忠顺王府长史送来了秦家的八字。
林如海那边的久一点。
又是一天休沐,赵朴送来了林家的八字。
洗墨轩内,贾环看着赵朴,拿出其余三封八字,跟赵朴问道:“赵部堂,这去合八字,该找谁呢?”赵朴道:“国公爷这是关心则乱了。只需飞熊军点几个机灵的小旗,去问哪家高僧都是“吉’。”贾环微微皱眉。
赵朴安抚道:“国公爷按我说的做即可。”
贾环听罢,点头应下,跟赵朴一起离开贾府,去了南军校场。
飞熊军虽然名义上还是一百人,但是那四千金骑兵此时却是走的飞熊军名下领军饷。
人称金骑营。
贾环过来,和他们玩闹一阵,招来了飞熊军各小旗。
贾环拉来牛二等人,将这事给他们说了。
众人听闻此事,尤其是牛二,拍着胸脯跟贾环保证道:
“国公爷勿虑,放心交给俺牛二。”
贾环将信封交给牛二:“你可得给我办好了。”
“放心吧。”
贾环这边离开。
牛二点了五个小旗,换了常服,一起出了校场。
“牛二,你可别给事办砸了。你知道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