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贫道算错了,忘记算了流年。
算上流年,正主和配者都是「大吉’。”
众小旗:“哎呦我,师父也太灵了!”
“真乃一代高功!”
“不愧是白云观老师父啊!真神了!”
牛二把绳子收回衣服里,却没收下刀,拿出贾环给的大把银票,放在桌上。
“多谢道长,麻烦道长给开个证。”
道长道:“好,你们找其他道士取来印泥来。”
这边小旗去要印泥。
老道一一的以白云观之名,写了证。
毫无例外,全部大吉。
再用印泥印了手印。
牛二确定没问题了,这才收了刀。
道长看着满桌的银票,一张张的收好。
牛二带着众小旗郑重道谢,这才离开。
老道看着离去的众人,将银票整理好,放在供台上。
手持三香,步罡踏斗,口中念念有词。
礼毕,给三清上香,恭敬三跪九叩。
此时,周围无人,他拿起供台上的银票,扔进香炉里焚烧了。
随后收拾好殿内道藏,走出院内,对着自己的徒弟道:“我要斋戒祈福。”
“师父,怎么突然斋戒了?”
老道对着弟子微微笑了笑:“我为新人斋戒祈福。”
这边,牛二急匆匆来到荣国府,爽利交了差。
贾环拉着兄弟们喝了一顿酒。
贾环给他们送回去之后,怀里还揣着林如海寄八字时一同寄来的信。
林如海嘱咐贾环,不要浪费银两,把大聘礼一路送到扬州。
那些首饰、金银、三牲、海味、绸缎布匹等让贾母陪着林黛玉,在已经初步建成的定国公府前院接收就好。
不要浪费钱财在路上,与其将重礼送到扬州,不如把这些都给林黛玉。
贾环心中明白林如海意思。
这样,他下聘礼的地方就都在神都了。
林黛玉送定国公府,薛宝钗、薛宝琴送薛姨妈神都住处,秦可卿送秦府。
送完聘礼,择一吉日,他便可正式迎娶了。
贾环独自一人坐在洗墨轩中,一一的算着。
洒金朱砂笺的礼书。
金猪玉羊青铜古鼎(牛);鲍鱼、鱼翅……等海味;各色点心百斤,冰糖、冬瓜糖……等四色糖;万八银两聘金;女方父母茶礼八千多两;江宁云锦、缂丝、蜀锦、杭罗、水獭皮等绸缎布匹等五百匹;全套头面,各色宝石;礼盒:莲子、百合……;古董、珍玩、文房四宝;各地地契、生意契;家具、香料、药材、陈酿、贡茶;
根据各人稍有调整,每人差不多一百二十抬。
然后将所有的这些乘四。
林黛玉老家扬州,或许贾母能帮着出一点,但嫁妆不指望多丰厚。
秦家更不用说了。
薛宝钗、薛宝琴,基本上也拿不出什么丰厚嫁妆来,无非就是把薛家故去老爷留下的最后一笔钱也搭上贾环想着,估计也没剩多少。
贾环用最后用笔将粗略算了下,多说要五十万两,一人十二万两左右。
前两淮盐商总商黄德一年就能贪个一百万两左右。
最后两淮各人抄家的时候,算出来贪墨了两千多万两。
这么看五十万两对于国公娶妻,还是四个,倒也还行。
何况这事对于林黛玉等人来说一辈子也就一次。
和贾环的生意相比,也就是差不多不到一个月的营收。
但和贾环的生意的不同的是,这里所有的东西是固定资产。
而贾环的生意往往是有了产出立马再次投入。
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区别。
贾环收了纸张,出了洗墨轩,来到贾母的院里的大堂。
把纳吉完毕和算账的事跟贾母说了。
贾母问道:“环哥,你手里到底有多少能拿出来的钱?”
贾环想了想,往少了说道:“除去建府的钱,还有八十万两。”
贾母不断地点头:“足够了,足够了………”
贾母派鸳鸯叫来了贾琏、王熙凤夫妇,又叫来了林之孝等管家、嬷嬷。
贾母对着众人道:“定国公的纳吉已经下来了。咱们该去采购纳征聘礼了。
一共四家姑娘,每样都是四份的买,方便你们采买,也能省下来些钱。
之后老婆子我和定国公把礼单写出来,你们各人按照礼单,先出预算,再去采买。
多退少补,差的多了罚俸,差的少的定国公给赏喜钱。
老婆子我丑话跟你们说在前头,我知道你们花花肠子多。
但是想去地下陪赖家的就去,不用一直端着。”
贾母说着的时候,眼睛看向了贾琏。
贾琏领会意思,微微的挺胸,看向了林之孝等人。
众人连忙俯身点头,大气不敢喘。
跟着贾母道:“当然,办事办好了,定国公看中你们,赏钱倒是其次。
带着你们去定国府,老婆子我也说不了什么不是?”
萝卜大棒一起下,众奴仆虽弯着腰,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好了,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