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商量完,付老汉立刻找何達说事。
听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何達当即说道:“我们家办酒席也是为了图个喜庆,既然你们遇到了难处,我肯定配合。老付,到时候你们开会把事情说清,我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拐子,有你这句话就够了!”付老汉道了声谢,便又去了童家。
见人离开,何達想了想,回屋又把这件事和小媳妇说了说。
秦淮茹觉得不能收随礼,没什么可惜的,她现在手里已积攒了何達给她的两千多块钱,属于不差钱的主,自然没把院子里的随礼看在眼里。
说服了童豌豆,付老汉第二天下班后,便在院子里开了个全院大会。
待付老汉把事情说清,阎埠贵立刻坐不住,这怎么煮熟的鸭子还飞了?不过阎埠贵也是个人精,他拉了拉自家媳妇,示意不要说话,先看看其他几家的反应。
贾张氏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一大爷,哪有这么办事的,我家招娣出生时都没有几家送鸡蛋,现在怎么随礼钱都免了?”
贾张氏对送鸡蛋的事,一直耿耿于怀。
贾东旭这时也站出来,附和他妈的话:“就是,这随礼钱不能免,阎叔和刘叔家老二办周岁时,我们家可是随了礼的。”
“我又没说今后不能办周岁礼,只是今年院子里的喜事都赶上了,你们也要体谅院子里其他住户的难处。”付老汉解释。
听一大爷这么说,早已通过气的住户们立刻纷纷发声,表达了对此事的支持。
付老汉见此,抬手示意安静,随后问向何達:“何师傅,你对这件事是什么看法?”
何達起身,当着众人的面,说道:“我完全支持三位联络员的建议,我们家给孩子办周岁,只是为了喜庆,收不收随礼,并不重要。”
“何师傅好样的!”
“何师傅局气!”
几个住户听何達这么表态,当即就称赞了起来。
白荷花见此,看向自家老易。
易中海看了看宝贝儿子,主动站起身说道:“我也支持三位联络员的建议,大家伙届时给我道声恭喜,我就知足了!”
“易师傅敞亮!”
“易师傅,我祝您家今年再得一个麒麟儿!”
住户们立刻给易中海送上了不要钱的祝福。
见何達与易中海都没有反对,阎埠贵也只好借坡下驴,表达了支持。
搞定这三户,付老汉又问向贾家:“贾东旭,你愿不愿意一起办,不愿意,我也不勉强。”说是不勉强,贾东旭心里也清楚,他要是不同意,估计院子里其他住户也不会参加他家招娣的周岁,他只好说道:“我没意见,听一大爷您的安排!”
听儿子这么说,贾张氏急了:“东旭,你怎么……”
“妈,就这么办吧,师父也要办,到时候车间里的人会来不少,咱家肯定有得赚。”贾东旭想着工友们来了,不得给他也随个礼。
贾张氏听此,便没再聒噪。
事情敲定,付老汉随即和何達商量起办酒席的事。
何達表示买菜钱他可以先垫着,先看看一共要办几桌,他也好提前买食材。厨师嘛,就让傻儿子和自己的几个徒弟挑大梁。
见何達把事情都想好了,付老汉没在多言,当即翻起了黄历,认为八月二号是个好日子,如果那天天气好的话,就在那天办酒席。
选好日子,付老汉又让几家人把邀请的院外客人人数尽快报上来,他也好提前收酒菜钱。
二十六号下午,该送的请柬都送了,人数也统计了出来,付家、何家,阎家,贾家,易家、童家合在一起拢共要办十二桌,这可是大场面了。
何達算了算,为以防万一,还得再备一桌。
付老汉见此,说道:“那这酒菜钱可就不好算了。”
何達毫不在意道:“没事,这钱我出了,多的食材也是我的,几个徒弟忙完,就让他们带走,就当是帮厨费了。”
“那行!”付老汉笑了笑,拿出一块包起来的红布,给何達看了看。
“这是啥?”
“到时候给孩子们抓阄用的,这里面还差个包子,拐子你当天提前蒸一个。”
何達也是第一次当爹,对抓阄的事不太懂,遂问道:“这有什么讲究?”
“其实没什么讲究,就是一个寓意,图一乐!“付老汉说着,把红布里的东西都摆了出来,里面有印章、毛笔、算盘、首饰、直尺,剪刀、玩具等。
老人言,如果小孩先抓了印章,则称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称长大以后好学,必有一笔锦绣文章,将来能考上名校;如果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如果女孩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称长大善于料理家务。就算孩子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而是要说“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
何達听着这些寓意,觉得有些意思,也不知自家的小家伙到时候会选什么。
时间转眼就临近八月初,天气依然酷热,没有半点下雨的意思。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