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号这天也是周末,得到通知,何家师门几人一早就过来了。
院子里拢共要摆十二桌,付老汉分了分,前院摆了四桌,中院摆了五桌,后院摆了三桌,备的一桌就摆在了北屋。
所需的桌子、碗筷由每家出,一家放一堆,吃完正好可以收走,也不用到处找。
没有切菜、放菜的厨桌,何達便把倒座小院的门贡献了出来,今儿担当大厨的何雨柱看着这门板,只觉十分熟悉。
秦光友和付志勇还帮不上忙,何達只是让两人在旁边看着。
天气太热,下午吃席也不现实,于是开席时间定在了上午十点半,和别人家嫁闺女一个样。何雨水得知这么早就开席,当即就要去九道湾胡同找同学于海棠,何達不放心,便让秦光友跟着。提前收到请柬,或者打过招呼的人,九点钟就陆续来了。
付老汉和阎埠贵一起当起了支客,在倒座院就摆了张桌子,收取院外客人的随礼。
“老付,恭喜你喜得千金!”说这话的是付老汉在粮店的同事。
付老汉收下随礼,急忙招呼人去前院入座,又给人散烟、散瓜子啥的。
见来得最早的是一大爷家的客人,阎埠贵有些担忧起来,自己学校的老师不会不来吧。
好在他的担忧只有一会儿,下一波客人就是与阎埠贵同年级的几个老师。
瞧熟悉的老师来了,几个早上调皮的孩子立刻也不哭闹了,乖得像鹌鹑一般。
付家、阎家的客人差不多来齐,接下来就是轧钢厂的工友。
很多人是看在易中海这个七级工(今年刚刚晋升)的面子上赶来的,阎埠贵一早就收了贾东旭一包烟,见工友们随了易家的礼,他及时提醒了一句:“今儿贾家的千金也要办周岁,你们不随个礼吗?”“贾家千金是谁?”有人问。
“就是贾东旭的闺女贾招娣呀!”阎埠贵急忙解释。
付老汉这时回来,听到几个人的对话,也提醒了一句:“还有后勤何大清何师傅家也要办周岁。”好嘛,吃一顿席,要随三份礼,这也太亏了!
几个工友面面相觑,低声商量了一会儿,这才说道:“我们和贾东旭不熟,就随个两毛,易师傅随一块,何师傅随五毛。”
谁家都有办红白事的时候,几人也不愿意得罪一个厨子。贾东旭今年一级工都没有考过,和几人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但他们也不愿意得罪人,于是就这么随礼了,这都要花一块七呢。
工友们陆续到齐,接下来是童豌豆的老师,还有何達的老丈人、小舅子、小姨子。
“姐夫姐夫!”
“姐夫,哥!”
秦京茹和秦光明进了四合院就自己会跑了,没在倒座院看到人,两人又跑去了中院。
何達这会儿正在招呼客人,瞧见两个孩子的身影,他急忙招呼两人去屋里歇着一一两孩子已跑得满头大汗。
“爸妈,还有二叔二婶都来了吗?”
“就我爸来了,我妈还有二叔二婶都忙着给田地浇水,这次就没来!”秦光明说完,又问道,“姐夫,我哥呢?”
“你哥陪雨水出去了,估计马上就会回来。”何達解释。
另一边,秦京茹围在秦淮茹身前,看着何卫东,问道:“大姐,侄子会喊人吗?”
“这个需要人教,他才会喊。”秦淮茹说着,就教小家伙喊小姨。
不过何卫东显然不给面子,撇过头,看向了热闹的屋外。
见小侄子不理自己,秦京茹顿时急了:“大姐,让我抱抱他吧!”
“你抱得动吗?”秦淮茹看着堂妹跃跃欲试的样子,只好让其试了试。
小丫头抱着小布点,虽然吃力,但还是抱了起来。
何卫东看着秦京茹要和他亲亲,当即撇着嘴,就要哭。秦淮茹见此,赶忙又把孩子抱了回去。“大姐,侄子是不是不喜欢我?”秦京茹感觉很失落,眼眶都红了。
“他只是和你不熟,等熟悉了,就不这样了!”秦淮茹安慰。
两人说着,却听屋外乔大妈喊道:“老何,快把你儿子抱出来抓阄!”
秦淮茹听此,连忙抱着孩子,和何達走了出去。
何雨水这时也把于海棠带了过来,一来到中院,两人就看到了最热闹的一幕。见此,两小丫头匆匆挤到了人群最前面,看着阎解娣抓阄。
阎解娣在桌子上的红布里挑了挑,最后挑了把直尺。乔大妈见此,急忙说起了吉祥话:“这是个会料理家务的,将来肯定心灵手巧。”
杨瑞华听此,笑道:“这都是学我!”说完,她便把阎解娣抱走。
贾张氏紧跟其后,把贾招娣放在了桌上,引导其去拿算盘,结果没想到,贾招娣奔着包子就去了。乔大妈瞧着,开玩笑道:“贾张氏,你孙女将来不缺嘴,说不定是个大厨呢!”
“那当然,我们家就没缺嘴过!”贾张氏吹嘘道。
旁边的人听此,皆是捂嘴偷笑。
贾张氏之后是白荷花,易孝武坐在桌上,很快就拿起了身边的毛笔。
“哟,咱们院子又要多一个文曲星了!”乔大妈夸道。
白荷花抱起孩子,笑道:“孩子只是贪玩,当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