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擦黑,贾家三人才一脸失魂落魄的回来。
刚那会儿,王副主任告诉了三人这件事的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杨碧华和贾张氏回乡下挣工分,再加上贾东旭每个月补点钱,这样总不至于饿肚子;二是杨碧华或贾张氏找个工作,这样就能挂在工作单位,也有了定量。
回乡下?那杨碧华嫁到城里,图个什么,贾张氏也不愿意回去吃苦。
找工作?谈何容易,现在最普通的工作都要两三百左右,贾东旭哪有这个钱。
回四合院的路上,贾张氏一直要贾东旭想办法,实在不行,那就找易中海,让其给杨碧华安排个工作,反正她就算在家带孩子,也不乐意去上班。
贾东旭听老娘要闹,直接把事情说开,自从师父有了儿子,师徒两人的关系就只剩下一个名分,现在要师父拉下脸去厂里求人,他是没有这个脸开口,如果老娘乐意,那就自己去!
刚刚易中海是什么态度,贾张氏再清楚不过,她哪好意思去闹。
三人回到家,围坐在桌前,皆没有什么胃口,也就没人去做晚饭。
贾东旭想了想,最后说道:“妈,你和碧华没有定量,那就只能去黑市买粮了,今后你也别提什么还钱,咱家能把所有人肚子喂饱就不错了!”
贾张氏现在只想留在城里,听贾东旭这么说,她只能妥协道:“东旭,妈都听你的,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算是想出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杨碧华这才缓过神,回里屋瞧孩子,然后就发现招娣不见了。何家北屋。
秦光友抱着贾招娣,秦淮茹抱着何卫东,两人给两孩子喂着何達特制的婴儿餐一一主食小米粥,搭配胡萝卜泥加肉末豆腐。
贾招娣吃饭非常老实,哪像何卫东,还要哄着。
秦光友喂完,便对秦淮茹说道:“大姐,我去看看贾家人回来了没有。”
“甭看了,刚刚回来。淮茹,你把孩子给杨碧华送回去吧!”何達刚从倒座房过来,就看到贾家的灯亮了。
秦淮茹听此,把碗交给何達,抱着还盯着饭碗的贾招娣去了贾家。
“东旭,闺女不见了!”屋里,杨碧华到处找孩子。
秦淮茹走到贾家门口,听到屋内的动静,急忙喊道:“碧华,我把孩子给你抱回来了!”
听到这话,杨碧华快步走了出来,见孩子安然无恙,她才放心。
秦淮茹解释:“你们走得急,招娣在屋里哭闹,我就把她抱走了,刚刚已经喂了晚饭。”
杨碧华感激道:“太谢谢你了,淮茹,用了你家多少粮食,我这就补给你。”
“算了,招娣才多大的孩子,能吃多少。”秦淮茹说着,把杨碧华拉到一旁,轻声问道,“街道那边有解决办法吗?”
杨碧华摇摇头:“我们家今后只能去黑市买粮吃了!唉,这都怪我,早跟你学,哪有这么多事!”其实,杨碧华心里现在最责怪的是贾张氏,若不是她,自己早就是城里人了。
“粮本出来,且不说黑市的粮好不好买,就是能买到,价格也不会便宜,你家东旭一个月才挣几个钱,够花吗?”秦淮茹多嘴问道。
杨碧华无奈道:“不够花,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秦淮茹想了想,看在两人关系还处得不错的份上,她把何達的主意说了出来:“其实我家老何倒是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就是让贾东旭病退,把轧钢厂的工作让给你。这样,你家除了贾张氏,其他人就都有了定量,不过我看贾张氏是很难同意这个办法的。”
杨碧华听此,却上了心,连忙问道:“病退?我家东旭身体好好的,怎么病退?”
“现在有些病根本没法查,比如胃病什么的。”秦淮茹点到为止,又说道,“等贾东旭退下来,养个一年半载,接下来最好也别回轧钢厂了,去外面找个工作,就算找不到,打个零工,你们家也有了两份收入,这样总比贾东旭一个人撑着强。这话,我就随便和你私下聊聊,听不听在你。”
说完,秦淮茹把孩子还给杨碧华,就回了北屋,洗碗去了。
看着秦淮茹离开的背影,杨碧华发了一会呆,随后也回了屋。
第二天是周六,院子里老爷们上班,妇女们则结伴去领粮本和粮票。秦光友与付志勇没跟着去,而是在院子里看家,顺便看着孩子。
和大多数少年人一样,许大茂上学时盼着放假,等毕业放假了,他又觉得挺无聊的。
晃荡着去了中院,见秦光友与付志勇还在颠沙锅,许大茂忍不住问道:“你们不是已经出去帮厨了吗,怎么还练这个?”
秦光友道:“等明年开年,我们就要去厂里做学徒了,我姐夫要我们抓紧时间再多练练。”何家可没有他的定量,秦光友就想着早些工作,这样吃饭的问题也有着落。
付志勇点头,附和了一句,反问道:“大茂,你什么时候去学放电影?”
“和你们一样!”许大茂得意的说着,随口问了句,“你们跟着何叔,还有傻柱出去帮厨,有钱拿吗?”
“当然有,我上个月都拿了三块多,还有一包烟,两盒菜。”付志勇心里藏不住事,立刻说了。许大茂听此,十分羡慕,自从没上学,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