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一个不留(1 / 2)

宁国府上就有了现银六十六万多两,加上欠户部的三十二万两亏空,净银三十四万两。

宁国府在户部的欠银、朝廷现在还没有开始追缴,贾暄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傻乎乎的跑去当出头鸟。太宗迁都神京期间,众多文臣勋贵从金陵抛家舍业来到神京,建屋置业都需要钱,损失不可谓不大,为安抚众臣工便允了户部借银一事。

上皇在位早年、也励精图治、国库充裕,便开始了优容养仕之策,大小官员几乎没有不在户部借银子的,哪怕是自诩清贵正良之臣,也会去借上一些。毕竟别人借了你不借,那就会被视为异类…这个时候拉着银子去还,无异于将自己置身于所有官绅勋贵的对立面。

要还、也得等朝廷开始追缴才行。

不过贾暄估摸着也快了,贾珍父子葬礼这些天和开国一脉的勋贵交流寒暄时,贾暄得知了一个消息,朝廷已经没钱了!

京官的俸禄从年初就开始拖欠。

不动产方面,宁国府这边除了朝廷赐予的爵产田庄之外、私产方面还有大小九个田庄,合四万多亩田地,全部由老砍头的乌进孝在管着。

等腾出手来再好好查查这老砍头的。

除此之外宁国府还神京城中还有一些铺面,位置都很不错。

总的算下来,宁国府的根基还是不错的。

“金银全部入银库,古董字画过几天让人挑一批出来放到宝丰楼去、其他放宝库封存,田庄地亩登记造册、我会让贾三派人管营起来。”

宝丰楼是宁国府产业,做的是古董买卖的生意。

接下来一旦朝廷开始追缴亏空,那些走投无路的人必定要典当家业,古董珍玩的价格肯定暴跌,贾暄需要赶在这之前将没用的古董珍玩抛出去一批,免得到时候砸在手里。

“是,三爷!”尤氏恭敬的施了一礼。

贾暄见尤氏拘谨的样子,不由笑道:“大嫂子不必如此拘谨,都是一家人,以后叫我暄哥儿、或者像往常那样叫三弟即可。”

尤氏到底是贾珍的续弦正室,无论出于礼法还是人情贾暄都得敬着,不然传到外面就是一个苛待寡嫂的名头。

当然也只是敬着、要想让贾暄听她的,那却是休想的。

“多谢三弟。”尤氏长松了一口气,这几天她一直吃不好睡不好的,就担心以后没个好着落。幸好、贾暄并未慢怠她。

贾暄又道:“还有一事儿,珍大哥还有蓉哥儿的那些小妾还有她们的丫鬟,都分些银两家私打发了出去、不要薄待了即可。”

贾珍贾蓉父子俩都是红鸾帐中的翘楚。

贾珍一人就弄了十四房小妾,被他沾手过的丫鬟更是数不过来,外面还养了两个高价买来的青楼花魁,贾蓉年纪虽小也养了四房妾室。

贾暄自然不可能再帮他们父子养着这群莺莺燕燕,更何况这些女人多是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正是青春躁动之时,全养在府里早晚要生出事端来,不如早早打发了出去。

尤氏忙道:“是,我明天就吩咐下去。”

贾暄点了点头:“还有,家里的年轻丫鬟仆妇,就大嫂子、蓉哥儿媳妇你们身边各留几个得力信得过的,其他的也全还了身契、赏半年月钱放出去吧。”

“前院的小厮仆役也是一样,想去庄子上做事的就留下,不想去同样放了身契、给半年月钱,让他们自谋出路去。”

“啊,全放了?”尤氏听得着急,忙劝解道:

“三弟,那府上怎么办,这么大的府邸,平日里修葺、花园养护还有巡夜值守都要不少人手的,更何况还要伺候三弟你,万一府上再有个大小事情、也施展不开啊。”

“无妨,晚点我从庄子上调一批人来。”

贾暄沉声道:“此次珍大哥和蓉哥儿被害,明显是府中奴仆勾结了外人,如今连刑部大理寺的人都没查出线索、这些奴仆我是不放心他们的。”

宁国府的奴仆很多都是宁国公贾演,贾代化的亲兵忠仆的后代,天然的就忠诚于宁国血脉。想让这些人百分之百忠于自己是很难的。

再则这其中还有不少是皇室和平元一脉派来的卧底,如今正好趁着贾珍贾蓉的悬案,把这些麻烦全给清扫出去。

如此一来,等于是宁府上下除却尤氏,秦可卿两人及她们的贴身丫鬟之外,所有人都要被赶出去,换上贾暄自己的人。

尤氏见贾暄主意已定,哪儿还会说半个不字,忙应下了。

贾暄又道:“今后府上的事情就烦请大嫂子还有秦氏帮忙照看着,我再让平儿过来帮你们。”“是,三弟放心,嫂子一定把家给你看好了。”尤氏忙高兴的应了下来。

她现在就是个无依无靠的孀居妇人、能在府上安稳过活就算不错了,贾暄竞然还让她帮忙管家,这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贾璋点了点头,目光看向秦可卿:“至于秦氏,就帮着大嫂子还有平儿一起打理府上的事儿吧。”秦可卿的身份特殊、再加上秦业那个老东西咬死了要她给贾蓉那死鬼守节,已是绝了来时路,只能呆在府中了。

“多谢叔叔。”秦可卿柔声一礼,那一声叔叔叫的贾暄浑身鸡皮疙瘩。

“从今天开始,府上超二百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