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熙宁兵变(1 / 4)

却说这些个军户代表各个领了任务走了,刚刚还热热闹闹的宫中赐宴的场合变得冷清了起来,一众宫女太监们正在收拾着满地的杯盘狼藉,只剩下赵顼和王小仙两个人,索性在园中散步消化食。两人都没有说话,似是都有些心事重重,红墙迤逦,琉璃歇山映着初秋的薄阳,踏过青砖堰地的宫道,王小仙也能感受着袖底掠过一丝渗骨的凉。

“官家,司马公求见,该到了讲史的时间了。”突然有亲近宦官过来道。

“跟他说朕今日偶感风寒,卧病在床不舒服,就不学史了,从现在开始,三日之内,除王介白外,任何外臣,一律不见。”

“喏。”

赵顼的指尖抚过微潮的石刻螭首,触手沁凉如浸霜露,阶下秋菊初绽,蟹爪金丝瓣卷着寒香,却掩不住石缝间衰草的萧瑟。

“介白,你说我这么做,对么?”

王小仙白了他一眼:“这时候了您还问我这个策划人这么做对不对?您要是觉得这么做不对,当初您就不应该把我才能够大理寺放出来,一刀砍了我多好,省事儿又省心的。”

赵顼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啊,有时候甚至觉得你压根就没拿我当做官家,这世上好像也就只有你一个人说话这么肆无忌惮了,该说不说,我还挺愿意跟你说话的。”

“因为是贱皮子么?”

赵项:….”

“哈哈哈,怎么,官家紧张了?之前在大理寺监牢里我就跟您说过,我大宋积弊虽多,已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但你慢点变,稳点变,总是还能维持的,

太祖留下的这套制度虽说是会让大宋越来越虚弱,但是内部想要颠覆谋逆还真不太容易,而辽国,他们比咱们大宋腐败的还快呢,其实并不需要担心他们的。”

“你慢慢去改,慢慢去变,至少在你这一代,大宋应该还是亡不了的,你也不用担心你会做亡国之君,不过本质上,这种慢慢的变法都是剜肉补疮,饮鸩止渴,苟延残喘的续命,差不多还能做到,想做出一番帝王事业,那是不可能的,更别说收复幽云了,而且饮鸩止渴,续命的时间越长,药就越是不能停,改起来也就越难。”

“我也早就跟你说过,我给你开的都是猛药,而且我也没什么把握一定能成功,若是当真出了什么大的乱子,你弄死我以平民愤,官愤,我一定配合你就是了。”

赵顼想了想,苦笑着道:“朕,其实都已经想明白了,只是事到临头还是不免有些揣测罢了,毕竞将门啊……你说万一后日行动,伤了朕的亲舅舅,朕岂不是一定要背负一个不孝的罪名了?”

王小仙:“动起手来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没人能跟您打包票,我也只能说到了那一步,杀我,不,我会代你自戕以谢天下的。”

赵顼:“哼,你这人,动不动就死啊杀啊的,好像是已经认定了朕一定会鸟尽弓藏,让你走商鞅的老路一样。”

王小仙:“商鞅的路确实好走啊,他往前进了十步,既得利益者都已经忍无可忍了,然后秦王弄死他退了两步,其实这不也相当于是走了八步了么?但那些既得利益者就都能接受了啊。”

赵顼:“朕可不是秦惠文王。”

王小仙:“你是秦孝公,将来你儿子做秦惠文王,也很合适啊,官家,这确实是对大宋最好的变法方式,到时候你们父子万万莫要怜惜我,为了大宋,不,准确的说是为了天下百姓,我可是视死如归的,其实你看我给你开的药方你应该不难发现,我对你们老赵家的忠诚也就那样,军户代表制度,是一个一旦你们赵家出了昏君,就很容易会翻天的军事制度,

我的态度,一直都是赵可亡,而宋不可亡,宋可亡,而天下不可亡,你可千万别拿我当什么大忠之臣,到时候杀我的时候不要客气么。”

赵顼闻言却笑了:“说得就好像你一定能活到我儿子杀你似的,你虽说在臣僚之中算年轻的,但似乎比朕还老好几岁呢吧?咱们俩还指不定谁活得过谁呢。”

王小仙一时也是摇头苦笑,这倒也确实是事实,赵顼毕竟是太年轻了,二十岁的君主,朝中的这些大臣大概率是没人能活得过他的。

“听说昨天被我表妹当街刺杀了?你得罪的人太多了,后日之后就更多了,那些将门发展百年,不养死士反而才奇怪,我特意让李舜举从军中和金枪班里挑选了一些好手,明日起,便让他们跟着你,专门负责你的安全。”

“啊?这就不必了吧。”

“这是命令,不许拒绝。”

王小仙:….”

怎么感觉他跟个霸道总裁似的。

“你是朕的肱骨,变法改革,朕还需要用你,大宋还是需要用你的。”

王小仙:…….

越来越像是霸道总裁了呢。

两日后。

卯时初刻,汴京的晨雾尚未散尽,樊楼五座相连的楼阁已在朱红权子后悄然洞开,值夜的伙计卸下最后一盏莲花灯,东楼门首的彩楼欢门被风拂过,绣着“眉寿”“和旨”字样的酒帘在轻轻的摇动。北楼庑廊下茶饭量酒博士正在打着哈欠扫地,后厨飘出新焙的炙羊肉香气,楼上的雅间基本都已经空了,只有寥寥三两桌的客人,那是来玩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