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汉武帝对太子的算计!赵武灵王事件:生前不退权!新太子之路(1 / 3)

见到班级同学们茫然的眼神,林啸站在讲台前,微微一笑。

他身后的PPT已切换至长生不老和去母留子两词,黑板上的粉笔字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刘耀阳这个同学问得好,乍一看,年龄不匹配像事后诸葛,像是老师的生搬硬套。”

他看向刘耀阳,耐心解释道:“不过,生搬硬套也罢,一点点推演也罢,同学们可以听听,老师说的,也不一定对。”

“在老师看来,长生不老和去母留子,恰好就是汉武帝对年龄的计算和谋划最明显的证明。”林啸声音拔高,引来全班同学和天幕前帝王们的专注。

他指向黑板:“先说长生不老。死,谁不怕,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失败了,按理说,汉武帝也是聪明人……他为何也要追求已经被证明失败过一次的长生不老?”

“哈哈,无聊了呗!”

“受蛊惑了呗!”

“长生不老,谁不想要?”

同学们哈哈大笑,纷纷给出了答案。

这个问题,帝王们倒是格外关注和紧张,没有班级上同学们那么轻松。

至少萧衍、李世民、唐玄宗还有一大堆唐朝皇帝,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

“在老师看来……理由只有一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带着笑意,林啸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核心就是,江山太美,皇帝没有享受够!”

“尤其是汉武帝!”

“通过他的努力,此时的大汉帝国,北逐匈奴,西通西域,南平百越,威加海内!金钱充溢府库,战马嘶鸣边关!刘彻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就站在这个光芒万丈的顶点。享受太多的赞誉,享受太多的恭维。”“这般好日子,谁想要死!”

“就如同你们刷抖音,里面出现的所有东西,甚至,都不需要你们开口,只需要你在某个画面,多停留那么一秒,就早有旁边的宦官或者侍从,调动帝国资源,分分钟弄在你面前……”

“这样的日子,你们想死吗?”

“废话,谁想要死啊!”

“哪怕我指头还能动,我都不想死!”

同学们纷纷回答,这也是帝王让人最向往的地方。

一些帝王也忍不住点头,正是江山太美,他们享受太多,谁想死?

“是的,所以……汉武帝一样,不想死!甚至因为……看到刘据,看到已经长大成人的刘据,他都害怕再也享受不到了!”

“一他不是怕儿子,是怕自己死得太早,掌控不了江山!怕自己死了,这大好江山,他看不到,他享受不到了。”

林啸点击PPT,一幅汉代画像投影出现。

汉武帝身着道袍,手持丹炉,旁配司马迁《史记》记载:“天子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冀遇仙人神药。”他解释道:“同学们,汉武帝晚年不是偶然怕死,而是系统性地追求长生。元封元年,他东巡封禅泰山后,就迷上了方术,开始追求长生不老。”

“为什么?”

“因为封禅泰山让46岁的他成为秦始皇之后第二个完成此举的帝王,而且,这个时间点,距离他父皇景帝死亡年龄47岁,仅仅早1年,而此时,刘据19岁!”

“16岁,汉武帝刘彻已经当了皇帝!”

“他怕死吗?怕!”

“此时的大汉帝国,是大汉朝最巅峰的时候,他舍得这大美江山吗?”

“舍不得!朕当然舍不得!还有好多美人,美女呢!”

刘耀阳仿佛汉武帝附身,再次回答这个问题。

林啸只是笑了笑,随后继续补充资料:“然后,再来看看汉武帝第二次封禅的时间,太初三年,李广利远征大宛,夺取汗血宝马,牺牲几十万人,只为他夺取汗血宝马……然后汉武帝此时,55岁!恰好是太祖刘邦登基开国的岁数!”

“此时,刘据27岁!”

“为什么会选这个岁数,这个时间?亦或者是,封禅泰山这种庄严肃穆的日子,还是随便选个时间,就够了?”

朱元璋忍不住摇了摇头:“这种特殊的日子,怎么可能随便选时间!汉武帝第二次封禅,原来竟然和刘邦开国岁数一样。林啸不提,咱也真没注意!”

朱标他们也是连连点头,这问题不特地弄出来,他们也没有发现。

“啧……这臭小子,会玩啊!牺牲几十万人,就满足他要汗血宝马的心思……这才是当皇帝吧。”对汉武帝如此铺张浪费,刘邦只有羡慕的份。

“从这两次特殊的泰山封禅的年龄安排……一是他父亲死亡的年龄,二是刘邦开国登基的年龄,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显然对自己的岁数,很敏感……所以,有理由推测,汉武帝立太子,对大汉后面的安排,都早就想过的·……”

“尤其是第一次封禅过后,怕自己也追溯父亲景帝的年龄也死去……果断追求长生不老,而第二次封禅,显然给了他追求长生不老的信心!看,朕都活到了太祖开国登基的年龄,那肯定会超越太祖的死亡年龄了吧?”

“到巫蛊之祸时,他65岁一一他已比父皇多活18年,比太祖刘邦多活3年。可他还嫌不够!”林啸敲击讲台:“他频遣方士求仙,耗费巨资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