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牙(1 / 3)

第26章长牙

杨美人被咬的伤口在脚脖子处,此刻卧在榻上,露出来的地方罗袜半褪,缠了两圈绷带,模样可怜,自不能下地谢恩。但听到晋位的消息,总算不再尽是花容惨淡的样子,水灵灵地笑起:“嫔妾谢过陛下恩典。”

许是皇帝的重视让她振作了不少,她似给自己打气一般,郑重道:“就算千难万险,妾也一定会护住腹中胎儿。”

和杨美人相比,青簪总觉得自己算是无功受禄,伏腰拜下道:“妾人微望轻,能陪在陛下身边已很知足,陛下不必为了妾一再破例。”美人的位份原本就是额外的恩典,如今不到半月,就又升了贵人,算是闻者咋舌的消息了。然而当年的太后也是入宫三月之间就升上了主位,后来更是无子封妃。纵有不平之人,这么一相比较,却又觉一个贵人的位份算不得什么了。因众人在场,皇帝不似二人私下相处那般偏昵亲近,他定眼在女子只能看见一片鸦黑的鬟云的头顶:

“天子一言,九鼎不足为重。盈贵人却要朕收回成命,又是否算是一次破例?盈贵人,且安心谢恩罢。”

然而此刻皇帝最想的,却莫过于用指顶起她莹白的下颌,看看她藏起来的眼睛里,是真心的谦拒,还是假模假样的装腔,得了便宜还卖乖。湖莹阁里原本摆的冰就不多,杨美人当日被猫咬伤之后就知自己也许已有身孕,不敢贪凉。如今人再一多,青簪只觉皇帝说的每个字都热嘈嘈的,要令人在鼻唇沟里沁出小汗来。

她被侍女扶起,仍旧很安静地垂眉低头。

惠妃始终记着自己这个妃位得来的机缘,没有实际冲突的时候,自愿意护青簪两分。见皇帝一错不错地盯着人看,还当是陛下因盈贵人的不识抬举而生出了不虞。

便上前为人解围道:“妹妹既有护嗣之功,晋封赏赐都是应得的。若是当初杨嫔果真遇险,恐怕今日便不是封嫔之荣,而要背上护嗣不利的罪名了。倒是我等忝居高位,却无法为江山社稷分忧,才该赧颜。”明昭仪袖手看戏般看着惠妃这识大体的样子,又回头瞥了一眼今日惊魂初定的杨嫔。杨嫔正靠在榻上,抿着苍色的唇,巴巴看着皇帝。昭仪代杨嫔说出了她此时不便说的话:“陛下子息不丰,好在天佑大梁,如今杨美人蛇口脱险,想来也有许多话要与陛下讲。”余下的则是对惠妃和青簪说的:“我这朝云殿还有一口薄茶,可以招待招待盈贵人,至于惠妃娘娘,就请自便了?”明昭仪就这么替一屋子的人决定了去留。皇帝倒也肯卖她这个面子。这种节骨眼上,他本没打算冷着杨氏。

皇帝既已默许,惠妃也没想再多待:“既是人祸,而非天灾,肇乱之人便是其心可诛,陛下委任于臣妾,臣妾也该及早回去查明真相,给杨嫔和盈贵人一个交代。”

皇帝早已给过她一道查清乘鸾蛇患的旨意,惠妃自然晓得其中另有蹊跷,说着就第一个走出了湖莹阁。

明昭仪随后旋身慢行,明飒贵艳的裙尾特地从青簪近前淌过。“还不跟上?”

青簪提步又回头,只见榻边的皇帝正低头握着杨嫔伸出薄被外的那只手,脊背略倾,与杨嫔低头说着什么。

青簪青到梢的眉头淡淡一展,好像因这迟早会看见的画面,反而松泛下来。于是春山淡冶,霜肌愈妍,一步没再停滞。明昭仪有些意外于她的这番表现,若是换了王恕柔之流,恩宠正浓时,别的女子却查出有孕,怕是早就吃味得眼不是眼鼻不是鼻了。毕竟谁不知道,珍婕妤是当真喜欢皇帝,喜欢到了生出嗔痴的地步。当初为了嫁进东宫,不惜挨了父亲继室的一顿毒打,腿都差点瘸了,所以虽只是婕妤,却有坐着仪仗在宫中出行的殊遇。如今这位盈贵人,倒是更加沉得住气,没有恃宠生娇。明昭仪住的朝云殿,殿内比殿外更奢雅。

这种贵气并非是金镶玉嵌的、外流于表面的富丽堂皇,更像是一种揉进骨血的天家气象。

挑高的殿梁选用的是百年楠木,上头绘着文鲤,其下,鳞萃侍女们秩序井然,进出的身影轻快又静丽。

殿中央则放着一尊方方正正的冰鉴,正往外窜冷气,却又有一股子香雾,从还未柔融的冰块里袅袅地发散出来。

不同于脂膏香油的厚重甜腻,倒似是新煮的清茗。青簪一进门便发现了。

“娘娘这殿里的味道,教人神骨清灵,心怡气爽。”明昭仪见她识货,笑道:“本宫不喜欢脂粉香气,就每日让人把茶叶放在冰块里,扇出来的冷气自然带着茶香。”

青簪不禁想起了那日薛嫔送到凤藻宫的糕点,也是略有相类的巧思。“原来是娘娘喜欢茶。”

明昭仪听出了她的话外之音:“草堂松窗,陶然忘机。不止本宫,薛嫔原也喜欢茗茶。”

明昭仪在冰鉴前俯身,用手在香雾中轻扇了两下,回味悠长。她并不介意大方告诉人:“茶气是最纯粹的,容不得一点藏污纳垢。熏茶代香,也是为了防患未然,莫教怀暄闻了什么对小孩子不好的东西。”说到怀暄,一刻不见又思念的紧,她吩咐宫人:“去把殿下抱出来。”青簪便听到稚嫩的童声由远到近地传来,脆生生的:“母妃,母妃!你别让梨云姑姑抱我了,我都这般年纪了!”与此同时,从大殿侧旁的门里钻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