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西园八校尉(1 / 3)

第一百五十七章西园八校尉

此时已经算刘宏亲家的吕布,其上书也得到了刘宏的同意。

“朕也确实糊涂了,哎,朕这个身体啊……”刘宏晚年因为身体问题,在处理政务上也日益昏聩,特别对于地方的事务,已经不愿投入太多精力了。

受到吕布提醒,刘宏才意识到益州这地方可不是能轻易完整的封出去,但作为皇帝说出来的话也不好轻易收回去,于是就听从吕布的建议,将夏育封为汉中太守。

如今刘宏对吕布,基本还算是信任,毕竟吕布也是刘宏立太子的倚仗,预订未来的外戚。相比之下,刘焉虽然是宗室,但也只能说是混出头的远方宗室,这种宗师视具体情况,也是要提防的。

而这事被刘焉听说后,心里是杀了吕布的心都有了,但他又不能表现出来。吕布提的建议本身是合理的,只不过难得刘宏给了他裂土为诸侯的机会,却来个搅局的,谁遇上这种情况都会很气。州牧固然有着类似于诸侯的权力,但这个权力也不是无限的,他虽然有权命令太守为自己做事,但却不能撤换太守,太守的任命权原则上依旧在朝廷手里。

因此,即便当了益州牧,刘焉一时还是拿夏育没有办法,而如果不能除掉夏育,拿回汉中门户的话,他这个蜀中“土皇帝”,就注定无法安稳。

当然,刘焉也是个识时务的人,至少刘宏活着的时候,刘焉是不敢明面上反抗朝廷的。

至于另一边,则是皇甫嵩和董卓在并州的战事了。

当皇甫嵩和董卓召集完军队,率军从河东郡北上到西河郡时,西河郡离石城已经被攻破,郡守被杀,叛军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杀原单于羌渠,能战之士达十余万人,势力庞大。

然而面对四万汉军,这些叛军也颇有压力。

须卜骨都侯首先得想法是,向北扩大地盘,攻破五原、云中、定襄、朔方这四个边郡,和鲜卑联合。在历史上,他们做到了这一点,汉朝的并州边郡也在这场战争中丢失了。

但在这个世界,因为吕布之前干掉了鲜卑头领檀石槐,如今鲜卑已经分裂了十年,在此期间几个部落自相攻伐,没人有余力侵扰边境。

而吕布作为朝中太尉,也会注意并州边郡的吏治与驻防情况,虽然不排除部分关系户无法被清理,但在这几个边郡当关系户的,基本都没那个能力跟三公掰手腕,当地的郡县级长官也自然不敢过于放肆。加上之前吕布迁徙近二十万人到这些边郡,使得这几个边郡人口翻了一倍,当地官员在城中固守,南匈奴便拿这些汉人毫无办法。毕竟他们也只能劫掠一些尚未存放入城的粮食以作军粮,然后便退回前线。汉军并不急于进攻,因为除了南匈奴人口较为集中的上郡与西河郡之外,其他郡县并不容易攻略。皇甫嵩到达离石附近,先是收拢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民众,然后命全军徐徐前进,进而将匈奴三万多部众围困在离石。

至于须卜骨都侯,此时他正率兵东进,从吕梁山与汾水形成的山口向东进入太原郡,因为兵力稀少,并州刺史张懿只得带郡兵困守于晋阳城。

须卜骨都侯的想法较为大胆,在离石已经被汉军围困的情况下,他非但不回救,反倒去攻晋阳。然而,皇甫嵩终究还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他早在自己出兵之前,就派人送信给并州刺史张懿,让他将周边军队和太原郡的所有资源都集结于晋阳城中,据守不出。晋阳就是后来的太原城,其依靠汾水而建,城池自然十分坚固。

但须卜骨都侯此时也并无其他选择,皇甫嵩之所以敢缓慢行军,收拢百姓,就是因为他很清楚,以如今匈奴人的动员数量,加之上郡、西河郡土地贫瘠,豪强较少,哪怕是抄家都无法像之前凉州叛乱时那样搜集到足够的粮食。

因此,须卜骨都侯必定要抢,不抢,他的部队很快就将维持不下去。五原、云中等并州边郡,因为没有像历史上那样被鲜卑多次侵扰,人口凋敝,此时距离较远,又难以被攻克,就算攻克了,也不会提供多少补给。

而太原郡作为一个人口大郡,并州的核心地区一旦攻克,须卜骨都侯就有足够的粮草继续与汉军为敌了。

而围绕着要不要去救援晋阳,董卓与皇甫嵩的意见也并不相通:

“我们就这么围困离石,若晋阳城失陷该怎么办?我认为不如我们去救晋阳,与须卜骨都侯分出胜负!”董卓提议道。

“并非如此!”皇甫嵩当即否定道。“如今,我只用了一部分兵力围城,大部分士兵,都可以在此休整,等待战机。

晋阳是坚城,我之前之所以加急送信,让张懿守晋阳,就是担心他擅自出战,涨了匈奴的气焰。如今他只要能坚定守住,匈奴无法攻破城池,便只能在城下消磨士气。

他们的补给不足,时间久了,必然会溃散,而我手中这支机动部队,正如九天之上,可在胜机来到时,攻匈奴所部的任何一点,而匈奴彼时士气耗尽决定后撤时,也正是我军一举取胜的时候。”“喊……”

董卓显然并不服气。他们整军备战,直到现在,已经是中平五年(188年)四月,此时,董卓在朝中也靠着散财也交好了一些浊流派士大夫,他知道刘宏最近病的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