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益州三分
而在打完成都后,吕布也没闲着,他命令庞德、董武一路向南,一路向东。庞德向南,打下了汉嘉及周边郡县,设置为秦国的汉嘉郡,董武则向东,攻打任岐所在的犍为郡。
任岐见刘焉败逃,知道吕布的兵威不是他能抵挡的,于是退保江阳,将犍为郡西边靠近成都平原的武阳县等几个县城都让给了吕布。
如今,刘焉谋逆的人证、物证都有,董卓不好说赦免刘焉。而因为在收到诏书前已经打下了成都,那么按照之前的诏书,吕布在打下益州这部分领土的时候,他们就属于秦国的领地了。如果没有罪责,董卓不好直接收其领地。
更重要的是,这硬要收回吕布的益州,不但落得百官口实,到头来吕布万一真的跟自己翻脸,麻烦事还多着呢。
到头来,董卓只能吃下这个亏。
但他也不甘心将整个益州都让给吕布,他再次派出使者,一方面,正式确立了吕布得到益州的事实,但另一方面,他也对益州的范围进行了重新定义。
即确立汉中郡、阴平郡(原广汉属国)、广汉郡(金牛道沿线及绵阳平原),蜀郡(成都平原)、汉嘉郡(成都平原以南地区);犍为郡(成都平原以东),这五郡为益州,归吕布所有。
而巴州则为巴郡(原巴郡南部,治所江州)、巴东郡(巴郡东北,治所永安)、巴西郡(治所阆中,原巴郡北部)、江阳郡(原犍为郡东部,治所江阳县)、涪陵郡(巴郡东部,治所涪陵),以任岐为巴州牧。其实,这么分的逻辑也很简单,益州原本是巴蜀之地,即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是古蜀国的地盘,叫蜀地;四川盆地的东部,因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加上周围山脉褶皱形成的几处盆地,以江州,即后来的重庆为核心,是古巴国的地盘,因此叫巴地。
如今,原本川西的蜀地仍是益州,归吕布的秦国所有,川东的巴地则为巴州,归任岐控制。至于南面的云贵高原的牂舸郡、益州郡、永昌郡、越嶲郡,则被定为宁州。董卓以颍川世人出身的原河南尹韩融,为宁州牧。
诸侯联军之前都被吕布挫败,但显然,董卓依然没有放弃重用关东士人的想法。或者说,正因为董卓如此遭士人恨,所以他才更愿意任用这些士人当州牧,因为他可以确信这些士人不会和吕布联合起来搞自己。而对吕布来说,尽管原来的益州被拆出了川东的巴州,南中的宁州,但成都一带的经济核心区已经被他拿在手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将来机会到来,想以蜀地的力量攻下巴州和宁州,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就如之前一样,本地的豪强可不会轻易给吕布足额缴纳赋税,足量上报人口。
但没关系,吕布搞世家大族也不是第一次了。
吕布一声令下,和过去一样,他和荀攸,张松一边挑选合适的人担任本地官吏,另一边是吕布一声令下,让资产超过十万收土地税,丈量土地。对不上土地和之前上缴税款数的,倒查,查出问题的,则处罚乃至抄家。
吕布在制定方案时,也没忘记张松也是地方豪强。
“张松,你觉得我这方案如何?”
“我觉得不错,虽然我自己家境也还优渥,但我当然知道,如果每个大家都如此行动,那么国家一定会走向衰落。
而国家衰落后,百姓起义,外敌来袭,到时候即便家里有钱,也不过是便宜了别人而已。”“你倒是有觉悟。”
“在下当然也有私心,在下相信主公必定能平定天下,则天下豪强都会和我张家一样受到严格的约束,既然如此,能妥善遵守主公的规则,保住最多合法财富的,才是我们这些人最该去做的事。”“你倒真是与众不同。”吕布感慨道。“士人大都只是因为我的出身,就觉得我根本没有资格约束他们,但你却愿意和我合作,并能看到长远的利益。”
“主公难道不是如此吗?我张松身材矮小,相貌也有些丑陋,但主公却愿意对我这种人委以重任,我又怎会在意主公的出身呢?”
“选官又不是选婆娘,只要能帮我把事办妥,长成什么样我倒是无所谓。”
张松身长六尺六寸,长相虽然不是病态的丑陋,但也是其貌不扬,加上矮小的身高,确实一般不会认为符合士人的审美。而大概也正是因为张松在他人的歧视中长大,让他身为本地豪强,却不因身份而对吕布天然抱有敌意。
张松作为蜀郡不算特别显赫豪强,第一个上交了一万亩,占其家产约四成的土地,并补齐了之前的赋税,这个姿态让吕布颇为佩服。虽然他之前跟大家一起违法,但却愿意第一个转过来跟随吕布。吕布则念张松作为世家子弟,愿意带头遵守规则,赏了张松二千万钱及练二百匹作为补偿。实际上,吕布对世家大族大体也是如此。土地是农业时代国家的稳定器,因此注定不可能让世家大族兼并过多,一定要没收,吕布在土地上注定不能做太多让步。但对于懂事且愿意合作的世家大族,吕布即便没收了土地,也会找些理由赏钱来补偿对方。
而有张松这个豪强内鬼的存在,吕布对那些想要隐瞒人口和土地的世家基本上是一查一个准。之后的半年时间里,吕布在成都鼓励生产,整顿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