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演讲要看什么场合,来参加会议的都是一些什么人。
只要不是技术研讨会议,本质上就是一场演讲秀。
国内目前除了第一汽车制造厂那边在搞汽车,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制造汽车的。
橡胶厂,柴油机厂,电机厂,弹簧,螺丝以及灯具之类的工厂,他们的业务基本都跟汽车没有关系。所以跟他们谈技术,最多只会让他们不明觉厉。
什么减震器,方向助力呀。你去谈结构和原理,哪怕对江成来说是很简单的东西,跟在场的人也没法交你只能说装上这些东西后,会有什么效果。
另外你还不能从享受主义的角度出发,说弄这些东西,会让大家坐车舒服,司机开车更省力。得从安全和实用角度出发,得说减震可以防护底盘和车身在震动中出现一些部位的断裂。而且货物运输中,可以减免有些货物因震动导致的损耗。
方向助力系统,不是为了让司机开的舒服。得说是减少司机的劳累,让司机能更好的驾驶汽车。比如夏天开的轻松一点,的确可以减少司机中暑的情况。
碰到紧急运输任务的时候,减少长时间驾驶的疲劳。
所以在会场里,过多的去说什么设计也没有用,在场的可能一半人以上连几缸发动机都不懂什么意思。江成就算把一个制动体说成是奥特曼体系,大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
这也就跟后世老马一样,他参加很多会议,会去跟你谈互联网的架构嘛,会谈他们的数据库的内容嘛。还不是各种吹嘘各种画饼,不需要你们懂,只要你们觉得跟着他干,就能一起创造一个辉煌就行。很多大佬创业初期,少不了一批疯狂的人跟着他干。
在国内,这个时代是计划生产,大家是没有危机感的。因为不用担心自己生产的产品会被淘汰,会卖不出去。真出现问题,也是上面来调节,安排他们做出改变。
这不像改革后,很多企业不跟上脚步就会面临淘汰和破产。
但这个年代的人更向往荣誉方面的成就,更容易被画饼,更容易撸起袖子就是干。
虽然很多人没有危机感,但同样在这个时代没有多少后顾之忧。因为这是工人阶级时代,个人没什么资产。
“江工,我想问一下我们橡胶厂能做一些什么。”
“橡胶厂,我们现在也是合作单位呀。我们厂的托盘车橡胶轮子就是你们加工的。你们既然能加工托盘车的橡胶轮,难道就不能加工汽车轮胎嘛。而且汽车上可不光是轮胎要用到橡胶,还有各种软管,气垫,密封圈。只要车子造出来,你们的产品跟上,以后完全可以成为国内汽车领域里的第一橡胶厂嘛”“江工,那我们灯具厂呢”
“柴油机厂能做什么。”
“还有我们弹簧厂。”
面对各工厂的提问,江成要的就是这效果,他指导方向就行。
很多工厂一起出力,一起研发,江成又提出可行的方向。总比他一个人从一个个零件去加工要强。而且他还有一些设备升级的技术,不能说把大家的升级到多先进。但起码可以让很多只有原始机械动力的设备升级到半自动化的水平。
能做到半自动化,其实在国际上已经属于很高的水平了。国外工业水平高的国家也不多,只是目前跟中国有外交的国家并不多。
跟在苏联身后,在外交方面也不是国内想跟哪个国家建立外交就能建立的。这也是一种牺牲,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无私的对另外一个国家进行援建。
就算是后世的中国,也不可能把某岛当成一个国家的国家,进行什么援助。
江成在回答完很多关于大家能在造汽车上面做一些什么的问题后,提出了搞一个昌城的技术学会。大家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拿出来交流,闭门造车是没有用的。
现在很多工业产品可能涉及多个领域,江成甚至把自己前段时间犯得错误来举例。像现在的橡胶已经有加入了棉纤维材质的了,自己不但不知道,还没有调查就在托盘车上用了普通材质。
柴油机厂的柴油机也需要不少气垫和密封橡胶品,也是可以跟橡胶厂深入合作的。
而灯具厂虽然只是生产灯具的,其实大家互相合作的领域也很多。造型和用途方面都可以共同研究。其实南方的优势不比北方差,在解放之前,国内本来也没什么重工业。而轻工业都是在魔都和广州一带,南方的商业贸易繁荣,服务业也发达。
现在北方工业搞了一体化,有很多优势。南方的工业能力并不差,但有点一盘散沙的感觉。不过一盘散沙也并不是完全不好,起码有自主权。一旦大家朝一个方向发力,在实行过程中可能比一体化的效率更高。
依然那第一汽车制造厂来举例,下面的很多部门就算要搞研发,还要申请,还要考虑各种方方面面。流程费时间,资金的使用方面也受限制。因为你们是一个部门,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像昌城这边组织一些工厂联合起来造汽车搞研发就不一样了,每一个工厂都是有自留金的,用于提高产量搞研发和给职工弄福利。
只要南方搞出了汽车的产业链,那么北方只是有一个大型的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南方有第一汽车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