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程师江成回汽车厂了,这消息在汽车厂内一天就传开了。
也就在当天,轻卡汽车生产线上的所有车间,收到了消息。轻卡汽车将要在一个月内,产量最少要提升三倍。
因为最近厂里的设备添置了不少,轻卡汽车的零部件生产速度其实是提上来了的。组装车辆人员也在不断的培训,就算不下达新的成产目标,也会提升不少产量。
但三倍的生产目标下达,特别是听到这任务是汽车厂里总工程师下达的。没有一个车间的主管或者工人有质疑的,放开手干就得了。
有困难就解决困难,解决不了就上报。汽车厂现在可是重点企业单位,财大气粗。就算厂里资金不够,只要开口,地方部门都会尽量给安排解决。
以前是有困难,解决了不了也要想尽办法努力解决,你可以说是不怕艰苦。但换一个角度来看,那就是倔。
有时候倔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没资金扶持没技术支援,除了自己克服问题没其他办法。
现在汽车厂讲究效率,出现问题,内部在多少时间内给不出解决方案,就直接上报。
供销科的李主任一听到这个任务,直接头大。以前厂里没有整体的产品,只是零件加工厂的时候,也没有供销科。
之前采购也是后勤部负责的,现在有了车辆销售,添加了销售部门,但后勤部也把采购的工作转到了供销一起。
一辆汽车就要采购不少钢材,一个月汽车产量翻三倍。这还是厂里正式下达的任务,那作为供销科的主任,都不需要去询问厂长和书记,直接先按照三倍的量去采购材料和零部件。
而这采购也是有讲究的,有些东西并不是你下一个订单,然后等着收货就行。
如果是市区内的,像都是一个城市产业链的这些工厂。那采购的确简单,供销科弄一份采购清单,盖一下厂里的科室的章印,安排人跑一趟那些工厂就可以了。
但不是本市的就有讲究了,工厂如果只是市企级别,那么采购不是本市的东西,如果是归属某三类物资,是要通过市里物资局审批的。
如果企业是省企,那么在整个省内的城市采购东西,那也可以随意。
但汽车厂要采购大量的钢板和钢材,只能从外省采购,谁让赣省没有生产钢材的钢铁厂呢。萍乡那边只是一个炼铁厂,目前只能炼铁,炼不了钢。
从外省采购东西,意味着省内的经济向外流出,因为利润被其他省挣了。
这跟外交贸易是一个道理,省内企业互相采购,不管哪个企业挣了利润,那都是留在省内。到时候都要上缴很大比例到省里的财政机构的。
但要是利润被其他省挣去了,那就是真的流出去了。这就跟站在国家层面一样,比如要进口的产品需要一万块。但能国产,你就算卖两万块,那也是优先采购国产的。
省与省,市与市,甚至下面的县城和乡镇都是如此。每一级都有每一级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汽车厂现在只是在轻卡汽车上增长三倍的产量,但所谓的三倍产量,也不过是每月多生产一百多辆轻卡汽车。
一百多辆的汽车,在后世根本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一个月就是多一百多吨的钢材消耗。关键是汽车厂其他产品也在增产。
一辆轻卡汽车,自身总重两吨半多。除了汽车厂要的钢材,其他产业链上要的钢材也是要增加的。汽车厂这边要采购一百多吨钢材,其他厂零零碎碎加起来也不会少什么。
李主任听到厂里的增产任务,当天就整理好了采购材料的报表跑物资局了。对于汽车厂要的材料,物资局那边肯定审批的很快。
因为汽车厂生产出来的汽车,是能卖到省外去的,也就不存在单方面的利润输出。
但是汽车厂这样发展,省里也要考虑一个问题了。既然钢材消耗提升的这样快这样大,是不是要在赣省内建设一个钢铁厂了。有了钢铁厂,在钢材这方面就不需要利润输出了。
一家大型企业,是能带动企业所在地方很多经济和产业的。
江成的出现,因为提前造出了轻卡汽车。注定要让历史中南京那边的NJ130轻卡汽车不会再出现。国内目前到处都要用钱,既然有了轻卡汽车,就不可能还花钱去试制其他的轻卡汽车。钱要花在刀刃上,以后可能还会出现轻卡汽车的生产厂,但现在国内是不会出现了。
这蝴蝶效应有时候就这样有意思,让一些历史事物消失,但又会让一些事物提前到来。
就因为汽车厂的这次产量扩张,竟然让赣省这边提前申请要建设钢铁厂了。
其实在历史上,是上面的治金工业部在五七年计划在全国布局建设一批钢铁厂的。
上面倒是不在乎省与省的交易,那些利润输出。上面考虑要建设一批钢铁厂,是因为工业在发展,很多地方都需要钢铁。给铁路和水路运输带来很大压力,占用了很大的运输资源。
公路运输在这个年代因为道路的问题,只能在城市内进行短途运输,基本上派不上什么用场。在全国很多地方建设钢铁厂,缓解运输压力才是一开始的初衷。
赣省申请建设钢铁厂,可以说是给昌城汽车厂为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