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ZF回来,江成就回自己的办公室了。
现在江成有自己的单独办公室,跟厂书记和厂长一样,办公室里也摆放了招待人椅子和茶几。无聊的时候,报纸看看,茶水喝喝。嫌没劲,可以去工程科的办公室去转转,也能下车间去。现在江成的办公室门口挂着牌子叫“总工程师’,就跟康书记办公室门口挂的牌子是“书记’一样。在办公室里,江成看了一会报纸,在想着一个问题。自己要不要真的在汽车领域来一个赶尽杀绝。越野吉普车,肯定是要生产的。这车需求量大,军民都适合。然后重型卡车在明年肯定就要提上日程,甚至在一路一带落实后,就可以生产少量的重卡,进行砂石土木运输。
但这样搞下去,历史上很多车辆都不会出现了。
可细致想想,好像也不是不行。中国工业看北方,这汽车工业看南方昌城也不是不可以的嘛。江成之前打算把手扶拖拉机运输车搞出来的,现在已经设计出来了,根本要不了多少时间进行设计。主要是之前设计小四轮拖拉机的时候,已经积累了经验。这手扶拖拉机,很多数据和结构都可以套用。而且手扶拖拉机本来就比小四轮拖拉机简单,没有方向盘,车头装一个扶手车架。
一体式拖拉机底盘的话,江成也不需要太费劲设计了。以前帮汽配厂弄那三轮汽车的时候,那底盘的设计就可以套用过来,前面结构稍微修改一下就行了。
当然了,既然设计了一体式的,自然也顺带把分体式的也弄了出来。也就是说那种光一个拖拉机头的农用手扶拖拉机也设计了出来,外加一个配用的可连接拖车,就是分体式的拖拉机运输车了。反正有制造小四轮拖拉机的经验,连郑可看了江成画出来的手扶拖拉机结构图,都觉得不算难。只不过设计出来了,也不急着试制,而且郑可提议先别生产一体式的。
生产一体式的,在成本上虽然节省,甚至在运输上面会比分体式的强一些。
但郑可看出来了,江成其实是想帮助农业局发展农业。这一体式的拖拉机,只能跑运输,建筑行业和土木业其实都需要这种能适合在土路上跑的运输车。
像林木业,这拖拉机拉木头。建筑行业拉木材砖头,农业运输农产品。
但这都用在运输方面了,而分体式的就不一样了。田地翻耕的时候,可以拆卸下来下田。开荒的时候,也可以用于开荒。等忙完了,又能装上拖车,去跑运输。
国内现在对农业方面的投入不大,生产了手扶拖拉机,除了农场和拖拉机站购买,乡镇府和普通农户谁会购买。
之前江成没有去生产手扶拖拉机,只生产适合农场使用的小四轮。当时就是考虑到乡镇还没有公社集体化,弄出手扶拖拉机也用不上。
但是分体式拖拉机倒是解决了这一点,乡镇和县城之间肯定需要农用车辆运输,这用不上的时候,就可以拆开去开荒和翻耕了。
所以现在郑可每天忙的很,要去查看机械组装车间,还要去落实手扶拖拉机的生产。
江成在办公室思考了一会后,还是开始绘图起来。走自己的路,管不了别人有没有路走。
生产轿车,目前这条路不好走。计划经济时代,轿车生产出来了,谁敢坐。买一辆给工业局的赵局长,他敢坐嘛,能坐的住吗。
上面高层干部领导都没轿车坐,一个工业局的局长就有资格了嘛。就这样说吧,这年头看见轿车出现,那绝对是大人物出现了。
军民两用的吉普车,现在都是部门领导才有资格坐的。
领导要是找人帮忙办事,让吉普车去接一下人,普通人能坐上吉普车,看见的人都要说不得了了。现在江成就是打算生产吉普车,起码这车生产出来,在销售的时候,汽车厂还稍微能拿捏一下。要是生产轿车,除了被上面重视,其他一点好处都没有。
既然要弄越野车,自然是BJ212吉普车了,硬朗霸气。
江成挺喜欢BJ212越野车的,但作为后世那个年代的人,对BJ212其实没有什么情怀。他喜欢这个,是因为他喜欢奔驰大G。他娘的,在汽车报废站干了几年,江成也没有看到一辆报废的奔驰大G。大6车内空间大,开出去拉风。
这BJ212跟奔驰大G在外形上有不少相似之处,整体的轮廓其实特别相似,都给人一种硬派的感觉。甚至连大灯都是圆形复古感的那种。
至于内部结构,那就算了,没有什么好比的,毕竟价格摆在那里。
江成早晚要搞一辆低配版的奔驰大G型号的车出来的,但不是现在。他不搞轿车,不去弄红旗汽车,就是想等以后能坐上红旗汽车的人都是大领导。
然后江成安排人纯手工打造一辆大G款式的车,两车开在一起,看看谁有压迫感。
可能是江成有点喜欢大G吧,毕竟一些精神小妹不懂汽车的,看见造型大气硬朗的汽车。管你是什么G,都感觉很拉风。
就跟跑车一样,一些入门级的跑车其实很便宜的。你去泡夜场公主,肯定被嫌弃。但精神小妹只要见到是跑车就觉得拉风。
江成在绘图的时候有点不自觉的加入了一点大G的风格,车头的发动机车盖弄的更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