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带,汽车下县。全昌城市专区管辖范围内,国营企业昌城汽车厂带头捐赠汽车,带动公私合营企业商人捐献物资或者金钱。
并且发起全民自愿捐款,为昌城的交通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三个活动同事展开,掀起了全民修路热潮。
交通厅先是立刻在全省召集一百名汽车司机,从五个市区中先各抽调五名汽车司机,现在赣省总共也就五个市区。
另外交通部门其实每年也会培训一些驾驶员的,培训出来的安排在各单位,现在也开始抽调。反正本来就紧缺的汽车驾驶员,直接开始抢手起来。
那些师傅带徒弟,讲究理论学习,什么汽车的基础结构,工作原理,发动机,底盘等各种设备结构都懂,也就是很多零部件出现问题和故障的时候要懂一定的维修。
然后就是半年跟车,半年专门负责给车加水,摇摇杆钥匙启动,再半年空闲的时候偶尔摸摸方向盘,最后才有机会单独驾驶汽车慢慢出徒。
师傅带徒弟,没个三五年是出不了徒的,父子之类的关系除外。徒弟逢年过节都要带东西去师傅家里孝敬一下。
另外就是徒弟就算学会了开车,要转正也得等机会。司机少,汽车更少,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城市每年能分配到多少辆汽车,没有汽车,总不能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吧。
但现在要修路,要大量会开汽车的人,那些会开车的徒弟瞬间出师不说。很多正在学习的徒弟也直接开始上手了。
历史上在一九五六年是没有昌城汽车厂的,现在昌城汽车厂的出现,每生产一辆轻卡汽车,国内就会多培养1.5个汽车司机。一辆汽车1.5个司机是这个年代标配。汽车司机也是人,也有休息和有事情的时候,人停车不停,所以需要这个配给比例。
义安县,地方单位会议室。
县里的三把手跟下面乡镇召开着会议。
“我把话放在这里,我们县财政收入不够。这次市里的一路一带,还有汽车下县,政策非常的好。”“不要以为这次修路的事情跟你们乡镇没有关系,我跟你们说,这次修路,按照乡镇的人口比例,给我凑齐五百人。”
“在工程队还没有来之前,我们自己先把乡道修好了。修宽修平,因为这次汽车下县,道路修好后,我们县里就会有一辆班车。”
“有了班车,不管是我们县里的人下乡镇,还是你们来县里,都要方便的很。而我们的财政收入,是很难支撑买车又修路的。”
“不光是你们乡镇要出人,我们县里也要出人,要以工抵修路款项。”
义安县三把手对着来开会的各乡镇领导说道,这里很多乡镇领导,不少都是走路过来的。这个年头,乡镇领导有自行车的都不多。
这以后有了班车,大家就方便多了。
当然了,县城里还不需要太正式的班车。只要一辆昌江卡车就足够了,在后车厢弄一个遮雨的架子,弄上一块帆布,摆上两条长板凳就可以了。
每天卡车就上午围绕着乡镇跑一圈,下午再跑一圈。一天两趟班车,来县里和去乡下的上午坐班车,回县里和回乡下的下午坐班车。
其他的时间,卡车还也可以协助县里的一些单位拉货。因为在这个年代,就算有了班车,农村普通人可能也舍不得几分钱坐一趟。
但有些生病的人,在乡镇的诊所治疗不好,能坐车来县城。
反正现在县里的领导是把任务交代下去了,下面每个乡里出一些人,这其实不难。又不是要逮到一个人一直去修路,每户出一个劳动力,干几天或者一个星期,就换一批人。
只要不是出钱,下面的乡镇也没有反对意见。
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义安县比较小,比较穷。他们分摊的费用虽然也比其他地区少,但他们县里想要有一辆汽车,效仿上面,用分摊法分摊到下面的乡里,谁让上面允许县里出劳动力来抵消修路的费用呢。
跟义安县有这种想法的地方很多,像宜春和萍乡这种大县城。特别是萍乡那边有炼铁厂,要的就是运输汽车。
炼铁厂有钱,他们那边还凭借自身的资格已经购买了一辆昌江轻卡,但想买更多就没有资格了。现在机会不就来了嘛,炼铁厂建设在萍乡,带动了多少人的就业。炼铁厂的领导是直接找到县领导,要把能买到的车辆名额全部买下来。
就算是不是全新的车辆,是修理后使用过的车辆,炼铁厂不嫌弃。炼铁厂不敢说加价买车,这是违纪的事情,但他们愿意捐献几千块给县里去修路。
另外萍乡县也想法比较多,也不想直接拿钱交到上面去。刚好炼铁厂做了一次示范,让劳改局接管炼铁厂在搞建设。
他娘多,多弄点窝窝头和咸菜的事情,让县里的劳改局安排一些人去修路。下面的乡镇也一样出力,市里修县道,县里修乡道通班车。
昌城市的领导,其实一开始也考虑到这一路一带,会不会给下面县城带来财政压力。会不会开会时候答应的好好的,转头就私下来诉苦。
没想到下面县城的人好像统一了思路一样,每个县城都选择了出劳动力的形式,外加一部分修建费。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