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全城修路(2 / 3)

然修建道路的资金收不上来多少,但这是市里更愿意看到的。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给建设局的压力很大,本来是打算先组建四个施工队,分别从四个方向开始修建道路。

但人家县城那边筹集了民工队,那就得一条路从两头往中间修。派出四个工程小队,去县城那边往市区方向修。

带人就近取材,捞沙子和开采砂石。

而在昌城市区,也是到处道路改造,主干道起码车辆要好形式。

这次市区里的职工,除了一些困难户,大部分都捐了一点钱。特别是企业和单位里的领导,虽然说是捐款自愿,但领导得起带头作用呀。

这领导捐款还不能捐太低,因为你捐低了,别人不好捐的比你高。所以汽车厂的领导干部,都弄了一个最底捐款要求。

江成和周厂长还有康书记,都捐了两块钱。中高层领导是一块五的最底标准,中层领导是一块钱。到了谭雅萱这里,她作为一个科室的组长,都被要求捐了五毛钱。作为科室的组长,她的工资其实就比之前多了两块钱而已。而厨房的班长性质一样,主灶担任班长,也就多两三块的工资。

组长和班长还有保卫科的小队长什么的,其实都不算什么干部。除了工资多两三块钱,福利其实没变动。

厂里的职工就真的是随意了,五毛一块不嫌多,一毛或者几分的也不嫌少。正式工基本上都捐了一两毛钱以上,学徒工倒是真的有捐五分钱的。

反正汽车厂全体职工捐的钱,够修一公里的路了。

而市里道路改造修缮,加上县道的建设。建设局那边可以说是有多少工人来多少工人,大量招聘临时工,城市外郊区很多年轻人,都被招过来了。

工钱一块钱一天,但不管饭,要自己带饭。后来看见很多女人也想挣工钱,不答应的话,都有人要告到妇联那边去。

然后建设局连女工也要,六毛钱一天的工钱。男工一块钱,女工六毛钱,可不是搞不平等。平等是讲究同工同酬,建设局给女工安排的活不一样,要轻松一些。

江成是没有想到,搞一个道路建设,这回旋镖还能打到他头上。

江成二叔和姑姑家的子女也跑到市区来修建道路了,之前他们是在家里种种地。不忙的时候就在乡里或者城里自己找个临时工干,也不需要找江成帮忙。

因为汽车厂为首的整个产业链发展,城里很多待业青年有了工作。城里的待业青年有了工作,就不需要去找散活干了。

这让住在城市郊区附近的人,他们来城里找散活干很容易。像木材厂拉木头卸木头的,煤场拿板车装货送煤的,还有各种卖苦力的活。

以前那些厂招散工,有时候还压价格。行情是一块钱的,有时候压到八毛或者七毛的。现在一块钱一天,散工还得看什么活,太累的还得加个两毛。

很多产品是季节性的,就是忙几个月的,到了月份就要招散工。现在工钱贵也得找,比如木炭厂,都是快要天冷的时候,在十月份左右开始烧制木炭。

木炭厂的工人不多,都是在十月份到第二年一月份招不少散工的。

如今这全城道路修建,那些身体壮实的劳动力,现在竟然敢开口要一块三一天的工钱了。

江成的堂弟堂妹还有弟媳什么的,姑姑那边的表弟表妹,竟然结伴跑到市里的同一路段修路去了。这干活,还喜欢一个喊一个,成群结队的到一起。

这人多了,觉得带饭不方便,中午还吃冷的,就想到了城里还有一个强大的亲戚。

倒不是说要吃江成家的,是想带粮食到他家里去做饭。

人家亲戚只是带粮食到江成家做饭,自然不好拒绝。但是他家里厨房小,做饭的准备工作都是在厨房旁边的偏房准备的。

另外江成住的房间下面,已经挂了几根竹竿,竹竿上面挂了很多鱼。

房间里的米面,鸡蛋,猪油,菜籽油,调料,山货,屋外挂着的鱼。要是进正屋,更不得了。糕点,花生瓜子,烟酒,糖果等等。

借厨房的理由拒绝不了,否则太不近人情了。这厨房都借了,干脆把旁边那间偏房也借了。他们也好有地方做一些准备工作。

然后就是他们带的吃食太差了,菜的话不是白菜就是萝卜咸菜。江成作为他们的堂哥和表哥,能不照顾一点嘛。

晒的鱼干,搞里头,猪油也让他们用一些。时不时的,给他们加一个菜。

其实江云堂那边也赶上这波红利了,儿子儿媳也天天来城里干活挣工钱。只不过他们知道,因为江燕的事情,算是得罪了江成这边。

一开始江云堂还以为江成会带着人找他们家麻烦,没想到江成这个大侄子也没卵用,也就是让亲戚不跟他们来往。

不来往就不来往,他们家日子还不是一样过,没有亲戚又不会死。

这大半年发生的事情,江云堂也知道。也就是用市场价格买了其他人要卖的统购粮,另外过节走动一下,会收到江成给的一点点礼物。

当然了,过年还能去江成家吃一顿丰盛的年饭。羡慕肯定是有点的,但也就那样了。

江成是不知道江运堂的想法,也不在意他的想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