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调马天离京,朱英孤立无援(1 / 3)

韩国公府。

李善长端坐在主位上,神色从容。

下方坐着的三人却忧心忡忡,吕本紧紧皱眉,陆仲亨和唐胜宗根本坐不下来。

“算起来,那济安堂的小子,三年之期已经满了。”李善长先开口,“诸位觉得,陛下当真会按当初的旨意,给天下一个交代?”

吕本立刻接话,难掩急切:

“老相国,依我看,陛下的心思从来就没变过!当初淮西群臣力证朱英身份存疑,陛下却下了死令,谁敢妄议就按离间骨肉治罪,这分明是在护着那小子!”

“这三年来,朱英在东宫与皇孙们同窗,陛下明着说是考验,实则是让他日日在众人眼前晃,如今满朝文武哪个不知道有这么个“准皇孙’?”

陆仲亨重重一拍桌子:

“吕尚书说得是!更让人忧心的是那格物院!三年前不过是个摆弄奇技阴巧的小院子,如今竟成了陛下眼里的香饽饽!朱英那小子,靠着改良的水车、新式织布机,在江南的农户、织户心中声望日益升高,民间都快把他捧成神仙了!”

“格物院可不止这些东西。”唐胜宗终于收回目光,脸色阴沉,“上个月北境送来的军报,格物院新制的火炮,一炮能轰塌三丈宽的城墙!陛下龙颜大悦,当即下旨让国舅爷牵头,组建了神机营。”李善长闭了闭眼,长长叹了口气:

“你们说的这些,老夫都看在眼里。这小子最可怕的,不是陛下的偏袒,是他的成长速度。三年前刚进东宫时,他还只是个捧着书卷、怯生生的少年,如今呢?”

“上个月东宫议事,讨论辽东军粮转运,冯胜、傅友德这些老将都没主意,倒是朱英几句话点醒了众人。用格物院新造的四轮马车,配上改良的轴承,把问题解决了。”

吕本的脸色更难看了:

“那小子学问也大长,允坟殿下,时常被他比了下去。上次陛下考校《孙子兵法》,朱英不仅能倒背如流,还结合格物院的火器原理,说出一套“火器破阵’的新论,连陛下都听得连连点头。”“这就是陛下的高明之处啊。”陆仲亨咂了咂嘴,语气里满是无奈,“明着给三年期限,实则借着东宫和格物院这两个地方,让朱英一点点积累声望。”

“我们当初小看格物院了,格物院改良的稻种,让今年江南亩产多了两石;新铸的火炮火枪,威力巨大;就连太医院,都在用格物院提炼的药膏治伤兵。这些功劳,桩桩件件都记在国舅头上,民间甚至有歌谣传唱,说他是“天授奇才,辅国安邦’,国舅又是最为护着朱英的。”

唐胜宗猛地放下茶杯,沉声道:

“照此下去,就算三年期满证明不了身份又如何?陛下一句“虽非朕孙,亦有功于社稷’,就能给他封个爵位,让他在朝堂站稳脚跟。可咱们呢?”

“老相国,你是淮西老兄弟们的领头人;吕尚书,你是太子妃的父亲。朱英若真成了气候,咱们这些人,还有立足之地吗?”

李善长沉默良久。

他想起三年前朱英刚出现时,不过是个穿着粗布衣衫、在济安堂里捣药的少年。

谁能想到短短三年,不仅在格物院说一不二,连军中将领都对他礼遇有加。

那格物院就像个无底洞,源源不断地冒出新东西,每一样都在改写大明的格局,也每一样都在夯实朱英的根基。

“他成长得太快了,快到让人措手不及。”李善长缓缓道。

吕本咬牙道:“不能再等了!必须在三年期满这个节点,想个办法,让陛下看清这小子的野心!否则一旦他真被认祖归宗,咱们这些人,怕是都要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陆仲亨和唐胜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决绝。

吕本攥紧了拳头:

“要动朱英,必先调离马天。这国舅爷眼里只有那小子。上次我让东宫侍读给朱英使绊子,不过是罚了他抄两遍《论语》,转天马天就带着格物院的工匠,把东宫那口老井给淘了。美其名曰「清理淤塞’,实则是敲山震虎,吓得那帮内侍好几天不敢抬头。”

陆仲亨啧了一声:

“这马天,论身份是陛下的小舅子,论情谊,宫里的皇后更是护他护得紧。他要是在京里,咱们哪怕动朱英一根头发,第二天陛下就得把咱们的府邸翻个底朝天。”

唐胜宗眼中冷冷:

“更麻烦的是他那股子蛮劲。上次朝议,有个御史弹劾格物院靡费钱粮,话还没说完,马天就冲上去把人家的奏本抢过来撕了,当着殿下的面说“有能耐你去看看江南的新粮田,去摸摸神机营的炮管,再敢胡咧咧,老子撕了你的嘴’!殿下不仅没罚他,反倒笑着说“国舅性子直,说的是实话’。有他在,谁还敢递弹劾朱英的折子?”

主位上的李善长眯着双眼,眸子里闪过精光:

“诸位说得都对,马天确实是块绊脚石。但这世上哪有搬不动的石头?关键是要找对法子。”“眼下就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能让马天离京,还不会引起陛下和皇后的疑心。”

三人眼睛一亮,齐齐看向他。

“北伐。”李善长嘴角勾着冷笑,“纳哈出拥兵数十万盘踞辽东,陛下筹谋数年,明年开春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