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朱雄英回东宫,霸气护朱允熥(2 / 5)

用陈粮或者烂粮来换,这些年,他们竟然能运转。从京仓到地方仓,从仓官到户部官员,再到地方豪强,这里面牵扯的人,绝不止李存峰一个,说不定还有当朝大员,甚至勋贵牵涉其中。”两人慢慢往东宫走,朱标忽然站定,目光锐利却带着几分复杂:“所以你才要抬棺进奉天殿?明知这案子一查就会牵出无数人,偏要把自己摆在最显眼的地方?”

“是,殿下!”朱英拱手,“此案若是小案,臣只需按部就班查勘;可如今看来,这是牵动朝野的大案。官员与豪强勾结,贪污官粮,往小了说是中饱私囊,往大了说,是断大明的军粮、抢百姓的口粮,已经威胁到朝廷根基了!”

朱标看着他年轻却沉稳的脸庞,长长叹息一声:“你啊,抬棺进殿,一来是向满朝文武表明你查案的决心,让那些幕后之人知道你不怕死;二来,是故意引他们来攻击你,对吧?为孤和陛下挡刀。”“殿下一眼就看穿了臣的心思。”朱英不在乎的一笑。

“可你想过没有?”朱标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这案子,办好了,你会得罪半个朝堂的勋贵官员;办不好,陛下怪罪下来,你更是难辞其咎。左右都是树敌,半点不讨好。”

“臣不在乎。”朱英掷地有声,“臣只在乎京仓里的粮食能不能追回来,只在乎边关将士能不能吃饱饭,只在乎百姓能不能安稳过日子。至于会不会得罪人,臣从接下查仓差事的那天起,就没怕过。”朱标见他眼神澄澈,没有半分犹豫,心中的忧虑渐渐淡了些,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暖意。

两人走到东宫门口,守在门外的侍卫连忙躬身行礼。

朱标抬脚往里走,回头对朱英道:“陪孤回东宫用膳,暖阁里炖了羊肉汤,先暖暖身子,待会儿咱们一起去坤宁宫见陛下。”

朱英连忙应下,跟着朱标走进东宫。

一进大门,就听到暖阁传出的尖锐骂声。

“朱允通!你说你有什么用?跟着去查粮,全程跟个木头似的站着,简直丢尽了东宫的脸!”朱英脚步一顿,面色冷下来。

他顺着声音望去,朱允效手指着对面的朱允通,满脸不耐。

而朱允通此刻正垂着头,眼眶微微泛红,却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只能任由朱允坟斥骂。一旁的吕氏端坐在木椅上,目光扫过朱允通时,满是冷意。

她轻轻咳嗽一声,看似在劝朱允坟,语气里却满是偏袒:“允坟,莫要动气,仔细伤了身子。允通年纪小,不懂查案的门道也正常,只是这次确实连累了你。你跟着去查仓,本是想为兄长分忧,如今倒好,功劳全让朱英得了去,你反倒落了个无功而返的名声,传出去,旁人还以为东宫的皇孙连查个粮仓都办不好呢。”

这话看似在安慰朱允效,实则是在暗指朱允通无能。

朱允通听到这话,头垂得更低了,身体微微颤抖,显然是受了委屈,却不敢吭声。

朱英站在门口,听得字字清晰,胸腔里的怒火瞬间涌了上来。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朱标,冷问:“殿下,允通小殿下在东宫,平日里就是这般过日子的吗?”朱标脸上闪过一丝错愕,沉声道:“孤平日里忙于朝政,少有机会陪他们兄弟俩相处。吕氏一直跟孤说,会把允通当亲儿子看待,平日对他是很好的。”

他眼中复杂,语气里已多了几分愧疚。

“亲儿子?”朱英满是嘲讽,“方才吕娘娘那番话,句句都在苛责允通小殿下,句句都在偏袒允坟小殿下,这就是所谓的“亲儿子’?允頫不懂查案,他朱允坟懂了?到头来挨骂的是允通,这东宫的规矩,就是这般对待皇孙的?”

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

朱允通如今在东宫受了这般委屈,若今日无人为他出头,日后不知还要被苛待多少次。

他也顾不上君臣礼仪,猛地抬脚,大步朝着暖阁内走去,惊得朱允效和吕氏都转头望了过来,脸上满是错愕。

朱英先扫过朱允炫,再落到强装镇定的吕氏身上,积压的怒火在眼底熊熊燃烧:“朱允坟!你有什么资格斥责允蛹小殿下?”

“我……我是为他好!查粮这么大的事,他什么都不会,不是丢东宫的脸是什么?”朱允坟身子一震。朱英冷笑一声,上前两步:

“查粮之时,你自己不也站在一旁,连粮囤的封条都不敢碰?允通小殿下年纪尚幼,初次参与查案,不懂门道实属正常,可你呢?你只敢对着比你弱的人耀武扬威,对着贪官污吏却连半句质问都没有,如今倒有脸来斥责他无能?真正丢东宫脸面的,是你这副欺软怕硬的模样!”

朱允效被骂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朱英转头看向吕氏,语气更冷:

“吕娘娘,你身为东宫太子妃,本应以身作则,公平对待两位皇孙。可你方才说的话,句句都在偏袒朱允坟,句句都在苛责允通小殿下。你说允通连累了允坟,可允效才是奉旨办事,何来连累之说?你这般颠倒黑白,偏袒己子,难道就是东宫的家教?”

吕氏被朱英这番话骂得浑身发抖,原本精致的妆容也因气急而有些扭曲。

她猛地站起身,指着朱英,声音尖锐:“你放肆!本宫乃是东宫太子妃,轮得到你一个外臣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