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如此景象,全部记下!如实回禀皇上!(8千字)(1 / 5)

河南,归德府,虞城县。

天河倾覆,暴雨如注,将虞城内外彻底浇成一片泽国。

泥泞官道上,车声鳞麟,水花迸溅。

工部尚书、河道总督赵文华的仪仗带着一种压抑的煞气,碾过深及车轮的积水,突然驾临虞城县衙。虞城知县陈敬不过提前半个时辰才收到消息,匆忙之下,只能带着县丞、主簿等一干人等,在瓢泼大雨中鹄立。

冰冷的雨水早已将他们单薄的官袍彻底打透,紧贴在身上,更显狼狈。人人脸色惨白,在雨幕中瑟瑟发抖,却又不敢稍动。

车驾重重碾过积水,停在了县衙门口那片水汽弥漫的大坪上。陈敬一个激灵,慌忙率领众属吏迎了上去车门打开,赵文华臃肿的身躯踏下,溅起浑浊的水花。

虞城县大小官吏在雨中拜下,在陈敬的带领下,齐声山呼:

“下官(卑职)等恭迎部堂大人!大人车马劳顿,冒雨前来,下官未能远迎。万望部堂大人恕罪……”赵文华对此视若无睹,更不让众人起身。

两名长随撑着伞,随着他越过湿漉漉的仪仗,越过水汽弥漫的大坪,走到打头的陈敬面前。“本堂的钧令…送达几日了?”赵文华的声音冰寒刺骨。

陈敬额头抵着泥水,不敢抬头:“回……回部堂,已……已六日有余……下官……”

“六日有余!”赵文华猛地打断他,声音陡然拔高,厉声喝道:

“六日有余,虞城堤防,为何纹丝未动?!你这是不把本堂放在眼里吗?!”

他踏前一步,几乎踩在陈敬的手上,居高临下逼视着陈敬:

“南直隶大堤决口,这孽水正沿着泗河故道,奔着凤阳皇陵去了!陈…”

他俯身,声音压得极低,如同毒蛇在陈敬耳边吐信:

“你是觉得,你的脑袋,比凤阳的皇陵还要金贵?还是觉得,你陈家满门,九族的性命,够填这泼天大罪的窟窿?!”

言毕,他猛地直起身,从怀中近乎有些粗暴地扯出一份河南巡抚衙门发往河道总督衙门的“借民变推诿掘堤”的公文。

随后赵文华手臂一挥,“啪”地一声脆响,将那公文狠狠掼在陈敬的头上、脸上。

纸页纷飞,泥水四溅。

“章焕、周学儒那两个废物不敢担责,把这掘堤的差事推给本堂!本堂现在亲自来了!立刻给本堂掘堤泄洪!一刻也不许耽搁!”

“部堂!”陈敬痛哭着叩头:

“非是下官抗命,实乃……实乃民情汹汹啊!数万百姓死守堤防,高呼“堤在人在,堤亡人亡’,下官……下官实在有心无大……”

“呵。”赵文华一声冷笑。

“陈知县,你听好了。”他微微弯下腰,凑近陈敬的耳朵,声音压得只有寥寥数人可闻:

“本堂不是在与你商量!更没兴趣听你诉苦!今日,本堂亲自督阵。你没有兵,本堂给你调!你没有胆,本堂给你充!刁民挡道?锄头拳头?”

赵文华猛地挺直腰板,扫视了一眼身后按刀肃立的督标亲兵,再环视广场上噤若寒蝉的县衙官吏,然后大声喝道:

“来人!”

“在!”督标亲兵轰然应诺,杀气凛然。

“持本堂令牌!”赵文华斩钉截铁道:

“立刻调虞城县境内所有衙役兵丁,全数到县衙大坪待命!随后就地征调民夫壮丁!传令:今日所征调民夫,每人赏钱三两!胆敢阻挠王命、妨碍泄洪者……”

他停顿了一下,嘴角勾起一丝毫无笑意的弧度,清晰吐出两个字:

“立、斩!”

这两个字,砸得陈敬浑身冰凉,让他所有提前打好腹稿的话都噎在了喉咙里。

“陈知县,稍候随本堂一起去堤上吧。”赵文华声音转淡,却带着更深的压迫,“给你两个时辰。若你敢阳奉阴违……

赵文华的声音停顿了一瞬,似乎极其随意地补充道:

“你就先好好想想,该给家里的妻儿老小,留下点什么像样的体面话吧。”

“下……下官遵命!遵命!”陈敬哪里还敢多言半句,连滚带爬地从泥水里挣扎起身,踉跄着去驱赶属官、调集人手。

雨势未歇,虞城黄河大堤之上。

浊浪拍打着新筑的石笼护坡,发出沉闷的轰鸣。

赵文华在一群亲兵的簇拥下,顶着油布斗笠,骑着马踏着泥泞朝老鸦堤而去。

他身后,是数百名被强征而来、手持锹镐却面如死灰的民夫,以及数十名同样惶恐不安的衙役和数百名顶盔掼甲的督标亲兵。

“部堂!就是这里!”陈敬勒马,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段堤岸,声音带着哭腔:

“此处便是“老鸦口’段,据工部都水司仔细勘定,掘此处……危害相对最小……”

赵文华顺着陈敬手指的方向看去,眉头却猛地一皱!

只见“老鸦口”堤段内外,竞已密密麻麻地聚集了上千名百姓!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抱着简陋的农具、木棍,甚至石块,坐在在冰冷的雨水中。

见到官军人马出现,人群一阵骚动,呼喝声此起彼伏,随后纷纷站起身来,相互搀扶着,用身体和简陋的农具组成了一道无声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