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如此景象,全部记下!如实回禀皇上!(8千字)(2 / 5)

坚韧无比的人墙!

“混账!”赵文华见状勃然大怒,一把揪住陈敬的衣领:

“这就是你说的“危害最小’?!陈敬!你看看!多少刁民堵在这里!这叫哪门子“最小’?!你选的这地方,根本就是刁民的大本营!这还如何掘堤?!你是存心要给本堂设绊子吗?!”

陈敬被勒得面色紫涨,语无伦次地辩解:

“部堂息怒!下官……下官不敢!此地……此地乃工部都水司派人亲自勘定!言其堤外洼地……或可作分洪滞淤之用……至于……至于这些百姓……”

他扫过那黑压压的人群,声音带着哭腔:“这些百姓们……不知为何……全都聚在此处……死守不退……下官……下官实无法靠近掘口啊!”

“工部都水司?”赵文华眼神阴鸷地扫了一眼人群,松开陈敬的衣领,将他重重掼在泥水里。他心中雪亮:这必是杜延霖那小儿的缓兵之计,而虞城方面也不想掘堤,故而顺水推舟。

一念及此,赵文华心中冷笑一声,然后道:

“刁民蠢笨,只知死守一处!此处不通,换一处掘开便是!走!”

他猛地一夹马腹,调转马头,缰绳指向下游,对着亲兵队厉声喝道:

“亲兵队!跟本堂来!去下游勘探新掘堤点!陈敬!带你的人,原地待命!看好这些刁民!若他们敢有异动,格杀勿论!”

这命令来得突兀,所有人一时都有些愕然。

陈敬与堤上的百姓下意识以为赵文华当真放弃了老鸦口,要另寻他处,大堤前的气氛顿时一松,又带着几分迷惑的骚动。

有见官军转向下游的百姓,悄然脱离人群,显然是赶回去报信或寻找支援去了。

亲兵队轰然应诺,簇拥着赵文华的马匹,大张旗鼓、气势汹汹地朝着下游方向移动,马蹄踏起浑浊的水花,声势颇大。

然而,就在亲兵队行至一个堤岸拐弯处,视线被一处土坡和稀疏的柳树短暂遮挡、与老鸦口守堤百姓互相看不见的地方,赵文华猛地勒住马,眼中寒光一闪,对着身边最心腹的亲兵队长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地命令道:

“立刻!分出一半精干人手,绕回上游堤岸!给本堂找一个隐秘的堤段!不要立刻挖开!听清楚:是去找一薄弱处制造“破绽’!”

亲兵队长一愣,有些不解地看着赵文华。

赵文华脸上露出阴狠而狡诈的笑容,声音压得更低:

“找那承重的关键木桩,锯掉它半截!亦或者是找那石笼结构的连接处,松动它的根基!亦或者是其他什么法子,总之,要让大堤出现破绽,几日之内,让它能“自然’溃决!动作要快!做完之后,用泥巴糊上!”

说到此处,赵文华顿了顿:

“剩下的人,继续随本堂在此处“勘查’,弄出点动静来,吸引住刁民的注意!若陈敬或其他人问起,只道本堂在详察水势地形!给你们一个时辰,本堂要看到“破绽’做成!延误者,军法从事,立斩不赦!”“卑职明白!”亲兵队长眼中闪过恍然大悟的凶光,心领神会,连忙带着一队人马,悄无声息地脱离大队,借着堤岸的坡度和雨幕的掩护,沿着一条泥泞小路,向着上游堤段疾奔而去!

赵文华勒马立于下游拐弯处,让亲兵们卖力地挥舞铁锹镐头,砍树挖土,弄出巨大声响,吸引着老鸦口方向的注意。

“部堂!”不一会儿,一名亲兵疾步跑来,溅起大片泥浆,“陈敬那边派人来问,部堂在此勘查如何?何时……何时择定掘口?陈敬想……提前疏散百姓……

“告诉他,本堂正在详察水势地形!”赵文华不耐烦地挥手,嘴角却勾起一丝冷笑:

“让他的人给本堂死死钉在老鸦口,看牢了那些刁民!自有本堂在此运筹帷幄,后面的事,还轮不到他来操心!”

“是!”亲兵领命返身。

赵文华的目光死死盯着上游方向,雨幕遮蔽,什么也看不见,但他仿佛能听到铁器凿入堤土的闷响。快了……快了!

只要那个口子一开,洪水冲入归德,无数生灵涂炭……但那又如何?

届时,这滔天的罪责,这溃决的原因,都是因为他杜延霖筑堤不力!

南直隶决口,但河南同样决口!

这样就能将他赵文华东窗事发的罪责,冲淡稀释!

与此同时,上游一处远离老鸦口、相对僻静的堤段。

亲兵队长带着百余名彪悍督标,从堤内侧的柳树林里钻出。雨声掩盖了他们的脚步。

“图上看,就是这里!”队长拿着河工图,仔细研究了一下,然后指着堤坡一处,“动手!按部堂吩咐,制造破绽!”

铁锹镐头立刻疯狂地挥向新筑的堤土!泥水飞溅,坚硬的夯土在锋利的铁器下迅速崩解、塌陷!“队长!土里有东西!是……是木桩!好多根!”一个亲兵突然惊叫。

“管他娘的木桩子石笼子!给老子凿穿!”队长一脚瑞过去,“用力!”

亲兵们更加卖力,铁锹劈砍,镐头撬动,沉重的石笼被硬生生撬开缺口,草袋被撕碎,里面的泥土混着雨水汩汩涌出。

“快了!再加把劲!”队长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就在此